2023端午節的意義是什么
作為傳統節日,端午節通過千年歷史積淀,更講究認識自然、親近自然、協調天地人之間的關系,因此,端午節也有著別樣的意義,那么,你們了解,端午節的意義是什么嗎?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2023端午節的意義是什么,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端午節是幾月幾日
農歷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它是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節日之一。端午也稱端五,端陽。此外,端午節還有許多別稱,如:午日節、重五節,五月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地臘、詩人節、龍日等等。下面為大家整理了未來幾年端午節的具體時間,請留意。
2023年的端午時間:2023年06月22日
2024年的端午時間:2024年06月10日
2025年的端午時間:2025年06月31日
2026年的端午時間:2026年06月19日
2027年的端午時間:2027年06月09日
端午節的意義是什么
端午節是一個充滿人倫關懷的節日
端午是仲夏時節的節日。它起源于人們對濕熱時節的禁忌,但我們的先民很早就將它過成充滿人間溫情的節日?!岸岁柟潯薄疤熘泄潯薄疤灬t節”“龍舟節”“詩人節”“粽子節”“衛生節”“女兒節”,眾多節日名稱讓我們感受到端午的節日溫度。
端午是一個充分體現人情倫理的節日
作為三大民俗節日之一,它是民間社會生活的重要節點,石榴花紅五月天,賽龍船,“慶端陽”,是南北水鄉端午節的重頭戲。通過龍舟比賽,不僅營造了節日歡快熱烈的氣氛,而且也實現了村落社區的凝聚與交流,這一民俗活動增強了社會團結。
端午是一個衛護生命健康的節日
端午節期間,人們門口掛艾蒿、菖蒲或用艾蒿煎水洗浴,佩戴裝有藥草的香包,這些避瘟保健的節俗有著實際的生活輔助意義,因而一度有人將端午節稱為“衛生節”。珍重生命、衛護健康是人類自我保護的本性,也是社會得以延續的保證。
端午節是一個彰顯家國情懷的節日
“哀民生之多艱,吾將上下而求索”的愛國詩人屈原,因其人格高潔,成為端午節中國人普遍追念的精神偶像。一個民族需要有靈魂,端午正是追念與崇拜高尚靈魂的節日。
我們在端午節開展多種傳統節俗活動,將文化傳承融入傳統節日之中,讓人們在端午這個特定的節日中重溫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與先賢的對話中,感受偉大愛國詩人人格的高尚,增強維護民族意識與文化的使命感,讓優良的民族文化傳統在現代生活中延續更新。
端午節有什么風俗
1、扒龍船
扒龍舟歷史悠久,自古流傳,是中國民間傳統水上體育娛樂項目,多是在喜慶節日舉行,是多人集體劃槳競賽。傳出國外后,深受各國人民的喜愛并形成了國際比賽。在湖北的屈原家鄉秭歸,也有祭拜屈原的儀式流傳。
2、掛艾草與菖蒲
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人們把插艾草和菖蒲作為重要內容之一。“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莖、葉都含有揮發性芳香油,所產生的奇特芳香,可驅蚊蠅、蟲蟻,凈化空氣。菖蒲的葉片也含有揮發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竅、健骨消滯、殺蟲滅菌的藥物。
3、端午食粽
端午節食粽子,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傳統習俗。粽子,屬籺的一種,又稱“角黍”、“粽籺”、"古粽籺"、“筒粽”。其由來已久,花樣繁多。
4、端午浴(沐蘭湯)
在廣東,兒童用苦草麥藥或艾、蒲、鳳仙、白玉蘭等花草煮水洗,少年、成年男子則到江河、海邊沖涼,謂之洗龍舟水,洗去晦氣。在湖南、廣西等地,則用柏葉、大風根、艾草、菖蒲、桃葉等煮成藥水洗浴,不論男女老幼,全家都洗。端午浴,此俗至今尚存,且廣泛流行,據說可治皮膚病、去邪氣。
端午節在中國傳統文化節日中,占據著不可或缺的地位,在世界上也有著很深的影響力。2009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批準把端午節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成為中國第一個入選世界非遺的節日,因此,端午節具有非常重要的歷史和現實意義。
端午節說快樂還是安康
每逢傳統節日,我們都會向親朋好友表達祝福,但是在端午節,我們表達真摯祝福的時候,只能說“端午安康”,卻不能說“端午快樂”。原因如下:
因為端午節是個祭祀的節日,這天伍子胥被投錢塘江,曹娥救父投曹娥江,大文豪屈原投汨羅江。五月初五是個悲壯的日子,是祭祀的日子,這也就是為什么端午節只能說祥瑞和安康,不能說快樂的原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