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冷又罕見復姓名字
中國漢字文化博大精深,關于名字的學問也不少,北宋的時候,有一本專門著錄中國人姓氏的作品,也就是人盡皆知的《百家姓》。雖說是百家,但里面收錄的姓氏可不止百家。下面一起來看看高冷又罕見復姓名字,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冷又罕見復姓名字
南宮
這個名字一聽就不簡單,它的起源有幾種說法,一個是以居邑名稱為氏,一個是以先祖名號為氏,但不管哪一種,都可以追溯到周文王時期,它源于上古八大姓之一的姬姓,是一個特別古老的姓氏。
按照史籍《史記·周本紀》里的說法,南宮最早出自西周的南宮適(kuò)。他是武王興周滅紂時的賢臣,謀略出眾,武功卓越,是“文王四友”之一,在歷史上還是很有名的。
南宮復姓郡望分布在河南郡、東魯郡,按網上統計的說法,這個姓氏現在人口在1萬多人左右,真的是很少了。
微生
這個姓真的是很驚艷了!是絕對的罕見復姓,其源流主要的說法也是源自姬姓,而且還是周文王的后代姓氏,即《路史》記載“魯公族有微生氏”,所以這是一個有著高貴出身的姓氏,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474位。
歷史上要找個微生姓的名人還是比較難的,有記載的有春秋時期魯國人微生高和微生畝。
《莊子·盜跖》中有一則很有名的故事,叫“尾生抱柱”,有人說這個尾生高就是微生高,也有人說只是音被混了,其實是兩個人。
據說姓微生的現在不足千人,如果姓氏也有等級,那這就是瀕危姓了。
百里
喜歡看電視的,見到這個姓估計要來一句“百里屠蘇”了。這個姓給人的印象好像不那么稀有,但其實那都是小說給人的錯覺,它確實是稀有姓氏,同樣歷史來源悠久,源出于春秋時期的姜姓。
這個姓就有名人了,即春秋虞國大夫百里奚,他被視為百里姓的始祖。這也是個能人,出身貧寒,曾被當作奴隸,四處奔逃,后來秦穆公用五塊羊皮贖回了他,將其帶回國拜為大夫,所以百里奚人送外號“五羖大夫。”
百里奚為了感謝秦穆公的知遇之恩,盡心盡力輔佐,使秦國崛起,成為春秋五霸之一,是為一代名相。
《通志氏族略》記載,“秦大夫百里奚之后,其先虞人,家于百里,因氏焉。”百里氏后人將其奉為百里姓的得姓始祖。
司寇
也是不足千人的罕見復姓,特別美的一個姓氏,這樣的姓應該隨便起名都會很好聽吧。
司寇的起源也比較多,主要觀點是以官職稱謂為姓。《通志·氏族略》中記載,周武王封蘇忿生為司寇官,其后子孫“以官命氏”姓了司寇;另有學者研究說,這個姓氏是夏、商時期掌管治安刑獄的官職,當時那些人就以官職稱謂為氏。
司寇這個姓氏確實非常少見,感覺歷史上也沒有出現過有名的人,雖然歷史很長久,但也屬于瀕危的那一掛了,據調查,這個姓氏如今在北京、上海、沈陽等地有少量分布。
高冷又罕見復姓名字:名字推薦
鐘離
其實古代寫作鍾離,不過現在用作姓氏可以寫成簡體字。
鐘離其實也是一個地名/國名,相信大家都發現了,這些復姓都是周到春秋時期流傳下來的姓,很多都是當年周文王分封地的時候出現的,或者是一些上古大姓的衍生支流。
鐘離這兩個字也非常美,起源于嬴姓,在周王朝時,是伯益后人的封地,是一個很小的諸侯國,叫鐘離國。第二個源流說法是來自于商紂王帝辛的庶兄微子。
鐘離是罕見的姓氏,但單字“鐘”就很常見了,據考證,鐘離和鐘其實都是一家人。姓鐘離的名人不多,但姓鐘的就有了,比如伯牙的知音鐘子期,還有傳說中的四大丑女,齊國鐘無艷。
軒轅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軒轅這個姓就是仙俠小說的最愛,一般出現不是男主也是高人了,這個名字一聽上去就很霸氣,畢竟是和黃帝掛鉤的。
軒轅的來源比較沒有疑問,基本都認為是來自于黃帝,歷史上有很多都有記載,黃帝的名或號就是軒轅。
而且有趣的一點是,這兩個字都有車字旁,和車子有關,所以后世也有人將中國車子的發明歸功于黃帝,即“橫木為軒,直木為轅,故號曰軒轅氏。”
梁丘
一眼就能看出這是個以地為名的姓氏,出自春秋齊國貴族大夫姜據的封地,《尚友錄》記載:“齊大夫食采梁丘,因以為氏。”《姓氏考略》也標注“以地為氏,春秋時齊有梁丘據。”
梁丘是西周時期齊國的一個邑地名稱,當時有個叫姜據的上大夫被封在梁丘,史稱其為梁丘據。
梁丘是個歷史悠久的姓,但出現的名人也很少,而且據調查,這個復姓人數也不足千人。
聞人
很有意思的復姓,說法有兩個,一個是春秋時魯國的少正卯,這個人被孔子大罵是“小人之桀雄”,因此聲名遠播,遠近聞名,成了當時文人學士公認的“聞人”(名人)。《風俗通》記載:“少正卯,魯之聞人,其后遂以聞人為氏。”
另一個說法是出自春秋時期魯國太史左丘明,在古代,像左丘明這樣的名人,就被稱為“聞人”,即“古之聞人”、“魯之君子”,后來其后裔子孫就以先祖“聞人”的名號為姓氏了。
復姓真的是一個很有意思的文化現象,《百家姓》里還有很多好聽、有趣的姓,比如亓官、公羊、太叔、公冶、羊舌、第五、東門、西門、赫連……
這里面也有分常見和稀有,像上官、歐陽這樣就屬于常見的。可惜的是那些有著非常悠久歷史的古姓,現在使用人數是越來越少了。
高冷又罕見復姓名字:名字解析
達奚:源于鮮卑族,出自南北朝時期鮮卑拓跋部,屬于以氏族名稱漢化為氏。
司寇:在歷朝歷代大大小小司寇們的后裔子孫中,都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司寇氏,后簡改為單姓司氏、寇氏者。
食我:晉國大夫食我伯石的后代。
老男:是宋司馬老估的后代。
純狐:上古有個純狐國,后羿的妻子純狐氏便是這個國家的人。
訾辱:造父的后代。
支離:《莊子》記述中有支離益,支離,支離叔。
公羊:古代家族在頓丘郡。子夏有個學生齊國人公羊高,曾為《春秋》作結。他的兒子叫公羊平。《禮記》記述中有公羊賈。
富父:炎帝后代中被分封到巨的那支的后代。《左傳》記載中有魯國的富父槐。
徒單:少數民族的姓。《千家姓》說:古代家族在代郡。《金史》記載中有安州刺史徒單航、臨佻尹徒單合喜、左丞相徒單鎰。
高冷又罕見復姓名字:好聽的名字
【左丘】
春秋時齊國有個地方名叫左丘(在今山東臨淄一帶)。當時居住在左丘的人中有一個人,字明,他以地名取姓名為左丘明,他的子孫后代隨以“左丘”為姓,稱左丘氏。
歷史名人:
左丘明:春秋時魯國人。相傳他曾任魯太史,為春秋作傳,成《左氏春秋傳》,簡稱《左傳》。因目盲,后人稱為盲左。
【宗政】
出自劉姓,以職官名命姓,是漢高祖劉邦的后代。劉邦的后代有楚元王劉交,他的孫子叫劉德,官至宗正,為九卿之一,即主持皇家宮室事務的官員。
劉德的支庶子孫有的以祖上官職名命姓,稱宗正氏。后來加文而為宗政氏。宗政姓族人,今大多已并入宗姓。
【子車】
為春秋秦國公族子車氏之后。當時,秦穆公有個出名的大夫叫子車奄息。子車奄息的后代子孫就以子車為姓,稱子車氏。
但后來,秦穆公死后,將他喜歡的子車奄息、子車仲行和子車鉗虎這三個賢臣殺了殉葬,子車奄息、子車仲行的后代子孫就多改為單姓車了。
【仲孫】
出自姬姓,春秋時魯桓公姬允次子名叫慶父,因排行老二,故世稱共仲。他的子孫遂以仲孫為姓,稱仲孫氏。
慶父亂魯之后,弒(shì)父君主,畏罪出逃,改姓為孟孫氏,但留居于魯國的他的支庶子孫仍為仲孫氏,世代沿襲為仲孫姓。
歷史名人:
仲孫湫:春秋時齊國人,事桓公為大夫。
【鐘離】
出自贏行。周代時,伯益的后人有封國鐘離國(在今安徽臨淮關一帶),春秋時鐘離國被楚國所滅,國人遂以原國名命姓,稱鐘離氏。
歷史名人:
鐘離昧:漢朝人,是項羽的大將,素與韓信交好。
高冷又罕見復姓名字
【夏侯】
出自姒姓。周武王封夏禹的后裔東樓公于杞,春秋是建立杞國。
公元前445年楚國滅杞,杞簡公的弟弟佗逃往魯國,魯悼公因為他是夏禹的后代,周初祖先又封為侯爵,于是稱他為夏侯氏,其后代子孫以夏侯為姓,稱夏侯氏。
歷史名人:
夏侯玄:三國魏人。弱冠為散騎黃門侍郎。
【巫馬】
源于周代,以職官名命姓。周代的官僚體制中,有一種專門掌管養馬并為馬治病的官員,稱為巫馬,也就是馬醫官。
巫馬的后代子孫,有的就用祖上的官職名稱命姓,稱巫馬氏。以后又逐漸形成了單姓巫。
【聞人】
起源于春秋時期少正氏。春秋時期,是奴隸社會過渡到封建社會的大變革時期。
五霸爭雄,大國兼并小國,奴隸起義反抗奴隸主的壓迫和剝削等激烈的階級斗爭,反映在意識形態領域,出現了百家爭鳴的局面,也揭開了我國歷史上儒法斗爭的序幕。
歷史名人:
聞人夢吉:元朝人。其父誢(xiàn)曾在王柏門下學習。夢吉受學家庭,手抄《其七經傳疏》,閉戶十年,洞究奧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