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養生適合吃的食物
都說中國飲食文化博大精深,因此歷史上每個節日都有著相對應的專屬飲食文化,下面是小編精心推薦的清明節養生適合吃的食物,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清明節養生適合吃的食物:銀耳茶
配方銀耳20克,茶葉5克,冰糖20克。
做法茶水去渣,銀耳泡開加冰糖燉爛,倒入茶汁攪勻即可。此方具有滋陰潤肺之功效,適用于陰虛久咳、發熱等患者。
清明節養生適合吃的食物:枇杷葉粥
配方枇杷葉10~15克(鮮者30~60克),粳米50~100克,冰糖少許。
做法先將枇杷葉用布包入煎,取濃汁后去渣,或將新鮮枇杷葉刷盡葉背面的絨毛,切細后煎汁去渣,入粳米煮粥,粥成后入冰糖少許,煮成稀粥。此方清肺,化痰,止咳,降氣,適用于肺熱咳嗽,咳吐黃色膿性痰,或咳血,嘔血,以及胃熱嘔吐呃逆。
清明節養生適合吃的食物:百合粥
配方百合60克,大米250克,白糖100克。
做法:將大米淘凈,放入鍋內。再放入洗凈的百合,加水適量。將鍋置旺火上燒沸,再改用文火煨熬,待百合與米熟爛時,加入白糖拌勻即成。服用時,每日食3—5次,吃百合喝粥。此方具有潤肺止咳,清心安神之功效。適用于肺癆久咳,咳痰咯血,虛煩驚悸,神志恍惚等癥。
清明節養生適合吃的食物:枇杷銀耳湯
配方新鮮枇杷150克,銀耳10克,白糖適量。
做法:將銀耳用冷水浸發清洗干凈,放入碗內加少量水,上籠蒸至銀耳粘滑成熟,選新鮮枇杷剝去皮,挖去籽,切成小片待用。洗凈鍋,放清水燒開,先下蒸好的銀耳,燒滾后再放入枇杷片和白糖,放入大湯碗中即成。此方可治療肺熱傷陰,肺燥咳嗽,咯痰不爽,肺結核等病癥。
清明祭祖的意義
清明祭祖體現了中華民族尊親敬祖、崇宗隆嗣的傳統觀念,其核心是儒家倫理的忠孝文化。中國的民俗信仰源遠流長。人類源于對夢境、生育和死亡等現象的不解,產生了最初的信仰,即“靈魂”。原始初民相信人是由肉體和靈魂組成的,人死之后,肉體可以腐爛消失,而靈魂卻會永生不朽。并且在人們的意識中,靈魂是有血緣遠近親疏之別的。《左傳·僖公十年》載:“神不歆非類,民不祀非族。”所以,為了得到與自己有血緣親族關系的祖輩的護佑和蔭庇,古人常常以宰殺牲畜作供品的方式來表達對“亡靈”的崇敬之情。后來人們把向“亡靈”行禮的社會禮儀行為稱為“祭祀”。祭祀屬于“吉禮”,為五禮(吉、兇、賓、軍、嘉)之首。《禮記·祭統》云:“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禮。禮有五經,莫重于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