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元節是哪一天
中元節是屬于我國的傳統節日之一,中元節是在什么時候也是讓不少的人關注的,下面是小編精心推薦的2024年中元節是哪一天,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2024年中元節是哪一天
2024年中元節的陽歷時間為:2024年8月18日
中元節的傳說
七月十五為中元節。主要是祭祀祖先,所以又叫鬼節。供品中西瓜必不可少,因而又稱瓜節。佛教傳說,目連(目連為佛教人物,釋迦十大弟子之一)的母親墜入餓鬼道中,食物入口化為烈火,目連求救于佛,佛為他念《盂蘭盆經》,囑咐他七月十五作盂蘭盆以祭其母。近代獻瓜果、陳禾麻以祭先祖,固然有嘗新的含義,也是盆祭的遺風。舊時,中元節為目連救母做盂蘭盆會,后來逐漸演變為放河燈,祭祀無主孤魂和意外死亡者。
中元節有哪些傳統活動
1、燒紙
中元節日中,民間俗信行為中,最為突出的是燒紙。據傳說,陽間的紙就是陰間的錢,人們燒紙就是給亡故的先輩親人送錢。通常上墳燒紙時要留下幾張,到十字路口焚燒,目的是給無家可歸的野鬼一些施舍,它們就不會再去搶劫送給其祖先的錢了。
2、焚香燃炮
每到七月十四或十五晚,在門外焚香燃炮,同時“燒包”(也叫“薦包”)。
3、祭祀土地
七月半,民間還盛行祭祀土地和莊稼。將供品撒進田地。燒紙以后,再用剪成碎條的五色紙,纏繞在農作物的穗子上。傳說可以避免冰雹襲擊,獲得大秋豐收。一些地方同時還要到后土廟進行祭祀。定襄縣民俗將麻、谷懸掛門首。
4、祈豐收
七月半施祭與祈望豐收又常聯系在一起。施孤之夜,家家戶戶要在自己家門口焚香禱祝稻谷豐收,并把香枝插于地上,這叫做“布田”(插秧),插得越多越好,以此象征著秋收稻谷豐登。
中元節吃4食
吃鴨子
全國很多地方都會選擇吃鴨子。為什么呢?原來“鴨”就是“壓”,取其諧音,寓意把不好的事情全部壓下去,平平安安,多福多壽。此外,鴨子也是非常適合秋天食用的,因為秋天天氣非常干燥,而鴨肉性涼味甘,有滋陰補虛、清熱生津的功效,能夠很好的防秋燥,且鴨肉脂肪低,易于消化,吃了不發胖,所以多吃點鴨肉是非常有益的。
吃扁食
中元節的時候,南方一些地方吃扁食,北方則吃餃子。扁食樣子和餃子有些相似,但扁食皮薄如蟬翼,晶瑩剔透。聽說,把扁食皮放置在報紙上,你能夠清楚地看到報紙上的每一個字。餡料也有很大的不同,味道有甜、有咸。一般咸味的扁食里肉餡兒居多,甜味的扁食則可以蒸了吃。中元節吃扁食可以消除負能量,遠離霉運,吸走臟東西。
吃花饃
陜北地區,中元節他們會吃花饃,花饃又稱“面花”“面塑”,是一種漢族傳統名點,因花式各樣而命名為花饃。每年的中元節是當地農家婦女展示手藝的節日,花饃制作時有很多講究的,其中送給長輩的捏成人型,意喻兒孫滿堂,福壽雙全;送給平輩的捏成魚形,意喻連年有余。送給晚輩的捏成羊型,用羊羔跪乳來提醒孩子不要忘了長輩的養育之恩。
吃包子
江西人在中元節這一天有吃包子的習慣,聽老一輩講,包子在他們那里的寓意也特別好,如果結了婚的女子在這一天吃了包子,來年就會喜得貴子。而小孩子吃包子則保佑平安,一生免受驚嚇的意思。蒸包子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進行二次醒發,蒸好之后燜幾分鐘,這樣蒸出來的包子蓬松暄軟,不回縮不塌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