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憎】詞語的意思解析
時間:
新華
漢語詞典
愛
憎
- 拼音:
ài zēng- 注音:
ㄞˋ ㄗㄥ- 繁體:
愛憎- 五行:
土金
愛憎詳細解析
基本字義解釋
[loveandhate]愛和恨
詞典解釋
網絡解釋
愛憎
愛憎,漢語詞匯。拼音:àizēng釋義:1.猶好惡。2.指讒佞之人。謂只憑愛憎而無是非,故稱。3.謂憎恨。基本解釋[loveandhate]愛和恨。英文
loveandhate;
引用解析
猶好惡。
《韓非子·說難》:“故彌子之行未變於初也,而以前之所以見賢而后獲罪者,愛憎之變也。”唐元稹《紀懷贈李六戶曹崔二十功曹五十韻》:“投分多然諾,忘言少愛憎。”《明史·李默傳》:“然性褊淺,用愛憎為軒輊。”巴金《憶魯迅先生》:“我常常想到這個瘦小的老人,我常常記起他那些含著強烈的愛憎的文章。”
指讒佞之人。謂只憑愛憎而無是非,故稱。
《南史·任昉傳》:“齊明帝深加器異,欲大相擢引,為愛憎所白,乃除太子步兵校尉,掌東宮書記。”《資治通鑒·魏明帝太和六年》:“﹝虞翻﹞欲諫不敢,作表以示呂岱,岱不報。為愛憎所白,復徙蒼梧猛陵。”胡三省注:“讒佞之人,有愛有憎,而無公是非,故謂之愛憎。”
謂憎恨。
晉袁宏《后漢紀·獻帝紀一》:“﹝董卓﹞刑罰殘酷,愛憎相害,寃死者數千人。”
詞語造句
起名寓意
愛憎名字寓意取其中愛字起名,其寓意為善良、寶貴、呵護、保護;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