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仙桌】詞語的意思解析
時間:
新華
漢語詞典
八
仙
桌
- 拼音:
bā xiān zhuō- 注音:
ㄅㄚ ㄒ一ㄢ ㄓㄨㄛ- 繁體:
八僊棹- 五行:
木金木
八仙桌詳細解析
基本字義解釋
[old-fashionedsquaretableforeightpersons]每邊可坐兩個人的一種大方桌
詞典解釋
網絡解釋
八仙桌
八仙桌,中華民族傳統家具之一。指桌面四邊長度相等的、桌面較寬的方桌,大方桌四邊,每邊可坐二人,四邊圍坐八人(猶如八仙),故中國民間雅稱八仙桌。幾案類家具的歷史至少可以追溯到有虞氏的時代,當時稱為俎,多用于祭祀,案的名稱在周代后期才出現,宋高承選《事物紀原》載:“有虞三代有俎而無案,戰國始有其稱。”桌子的名稱在五代時方才產生。現今可考的八仙桌至少在遼金時代就已經出現,明清盛行,尤其是清代無論是達官顯貴還是平頭百姓幾乎家家都可以尋到八仙桌的影子,甚至成為很多家庭中唯一的大型家具。英文
old-fashionedsquaretableforeightpersons;
引用解析
每邊可坐二人的大方桌。
宋時已有。宋晁補之《八仙案銘》:“東皋松菊堂,飲中八僊桉。”《兒女英雄傳》第十回:“十三妹又走到八仙桌子跟前把那盞燈拿起來彈彈蠟花放在桌子正中。”曹禺《北京人》第二幕:“思懿走到八仙桌前數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