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綱目】詞語的意思解析
- 拼音:
běn cǎo gāng mù- 注音:
ㄅㄣˇ ㄘㄠˇ ㄍㄤ ㄇㄨˋ- 繁體:
本草綱目- 五行:
木木木水
本草綱目詳細解析
基本字義解釋
[Pen-ts’aoKan-mu;CompendiumofMateriaMedica]中國藥物學名著,明朝李時珍(1518-1593)所著,共52卷,約190萬字,收藥物1892種,其中374種是李時珍增補,同時搜集古代醫(yī)家和民間流傳方劑一萬多種,附藥物圖1100多幅。于1606年傳入日本,并譯成拉丁、法、德、英、俄等國文字,受到世界藥物學、植物學者重視
詞典解釋
網(wǎng)絡解釋
本草綱目(中醫(yī)典籍)
《本草綱目》,本草著作,52卷。明代李時珍(東璧)撰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至萬歷六年(1578年),稿凡三易。此書采用“目隨綱舉”編寫體例,故以“綱目”名書。以《證類本草》為藍本加以變革。序例(卷1、2)相當于總論,述本草要籍與藥性理論。卷1“歷代諸家本草”,介紹明以前主要本草41種。次輯錄明代以前有關藥物氣味陰陽、五味宜忌、標本陰陽、升降浮沉、補瀉、引經報使、各種用藥禁忌等論述,其中又以金元諸家之論居多。卷3~4為“百病主治藥”,沿用《證類本草》“諸病通用藥”舊例,以病原為綱羅列主治藥名及主要功效,相當于一部臨證用藥手冊。卷5~52為各論,收藥1892種,附圖1109種。其總例為“不分三品,惟逐各部;物以類從,目隨綱舉。”其中以部為“綱”,以類為“目”,計分16部(水、火、土、金石、草、谷、菜、果、木、服器、蟲、鱗、介、禽、獸、人)60類。各部按“從微至巨”、“從賤至貴”,既便檢索,又體現(xiàn)出生物進化發(fā)展思想。部之下為60類,各類中常將許多同科屬生物排列在一起。各藥“標名為綱,列事為目”,即一藥名下列8個項目(即“事”)。其中“釋名”列舉別名,解釋命名意義;“集解”,介紹藥物出產、形態(tài)、采收等;“辨疑”(或“正誤”),類集諸家之說,辨析糾正藥物疑誤;“修治”,述炮炙方法;“氣味”、“主治”、“發(fā)明”,闡述藥性理論,提示用藥要點,其下每多作者個人見解;“附方”,以病為題,附列相關方劑。英文
Pen-ts’aoKan-mu;CompendiumofMateriaMedica;
引用解析
書名。明李時珍撰,五十二卷。就《本草經》及諸家之說刪定,糾謬辨疑,刪繁補缺,歷時近三十年始成。收載藥物一千八百九十二種,附圖千余幅,闡發(fā)藥物的性味、主治、用法、產地、形態(tài)、炮制等,并載附方萬余。本書有英、法、日、韓、德等譯本。
網(wǎng)絡釋義
是李時珍寫的一本書,也是一首歌曲的名字,還被主播創(chuàng)作成了跳操的動作,被網(wǎng)友們爭相模仿。
1、使用場景:跳操的時候
2、例句:今天也是劉畊宏女孩的一天,跳了一上午《本草綱目》,真的很累。
詞語造句
陰陽五行筋絡本草綱目黃帝內經東方的禪,東方的心讓自己沉靜在輕柔的中國民樂當中,感受在多元化的樂器演奏下,那種和諧與禪意的境界.
“本草綱目”問世之后,深受人們的推重.
我花了40年的時間寫了一本書“本草綱目”,里面講述了幾千種藥草和天然的藥物。
《本草綱目》曰:枇杷“性味甘、酸、平、無毒”,有“止瀉下氣,利肺氣,止吐逆,主上焦熱,潤五臟”之功效。
我曾在《本草綱目》里見過羊羔美酒的做法。
本草綱目,分草部、木部、人部、獸部、金石部……草部,甘草黃芪人參芎窮沙參……金石部,硝石雄黃雌黃石膏玄明粉……
麝香是中藥珍品,據(jù)《本草綱目》記載,有通諸竅、開經絡、透肌骨等功能,主治中風痰厥、神志昏迷、心腹暴痛、惡瘡腫毒、跌打損傷等癥。
12歲男孩自學《本草綱目》照顧重病媽媽,12歲男孩彭智偉獨自照顧身患肌無力癥母親,8歲會打肌肉針,9歲會刮痧拔罐,10歲會抓中藥。
據(jù)《本草綱目》記載,雪水“甘冷無毒,解一切毒,治天行時氣瘟疫、小兒熱毒狂啼、大人丹石發(fā)動、酒后暴熱”。
如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將五加科的通脫木與木通科的木通混為一種,同列入蔓草類,吳其浚就把通脫木從蔓草中分出,列入山草類,糾正了李時珍的這一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