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詞語的意思解析
時間:
新華
漢語詞典
常
言
- 拼音:
cháng yán- 注音:
ㄔㄤˊ 一ㄢˊ- 繁體:
常言- 五行:
金木
常言詳細解析
基本字義解釋
[commonsaying]習慣上常說的諺語、格言一類的話,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
詞典解釋
網絡解釋
常言
常言chángyán,漢語詞語,是指平常說話,平庸的言詞或是.民間流傳的口頭語。英文
commonsaying;
引用解析
平常說話。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情采》:“《孝經》垂典,喪言不文;故知君子常言,未嘗質也。”
平庸的言詞。
唐殷璠《河岳英靈集》卷中儲光羲詩評語:“儲公詩,格高調逸,趣遠情深,削盡常言,挾風雅之跡,浩然之氣。”
民間流傳的口頭語,如諺語、格言等。
宋宋祁《宋景文公筆記·釋俗》:“孫炎作反切語,本出於俚俗常言,尚數百種。”元無名氏《賺蒯通》第一折:“常言道:太平本是將軍定,不許將軍見太平。”《金瓶梅詞話》第二五回:“常言道:剪草不除根,萌芽依舊生。”王安友《協作》:“常言說:虛了實不得,瘸了走不得。”
詞語造句
哥哥說:“常言道‘男兒有淚不輕彈’,你也像個小男子漢了,還哭得像個大姑娘,你就不害羞?”。
常言道:‘男兒有淚不輕彈。’你是堂堂的軍官,哭得像個娘兒們,不害羞。
常言說:“不經一事,不長一智。
常言說得好: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古語常言:“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悠悠五千年的中華歷史,沉淀出了厚重的歷史文化,如果說忠孝是成*首責,那么誠信就是為人之本。一個時常失信的人,他在社會上就無法通行。
常言道:“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常言道,失敗是成功之母,而我卻認為,失敗是一種解脫和瀟灑,也是一種“得”。人生中,有成功有失敗,成功是鮮花,失敗同樣也精彩。
常言說得好:有志不在年高。我那一樁趕得上姑奶奶?
常言所說“知足不辱”包含了頗深的人生哲理,它告誡人們不能有非分的貪心,貪心容易招來禍患。
常言道:養兒不要屙金溺銀,只要見景生情。
起名寓意
常言名字寓指專一、生生不息、堅持不懈、有學識、聰明、講誠信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