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滿節氣的寓意和象征
二十節氣是我國重要的傳統文化之一,在今天的社會中對人們所產生的影響依然是十分重大的,在過去人們的科技水平沒有如今發達,沒有天氣預報可以作為參考,下面是小編精心推薦的小滿節氣的寓意和象征,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小滿節氣的寓意和象征
小滿的寓意有兩層,一是說小滿節氣期間暴雨增多,降水頻繁,小滿中的滿是指雨水之盈,小滿時節雨量大,江河至此小得盈滿。二是說北方地區小麥的飽滿程度,小滿節氣時麥類等夏熟作物的籽粒開始灌漿,只是小滿,還未完全飽滿。
小滿象征著一種剛剛好的狀態,小滿節氣時麥類等夏熟作物的籽粒開始灌漿,只是小滿,還未完全飽滿,象征著將熟未熟、將滿未滿,一切都是剛剛好的狀態。月滿則虧,水滿則溢,太多太過都不好,一切達到極致后必然走下坡路,小滿,將滿未滿,一切恰到好處。
小滿三候是什么
小滿三候:一候苦菜秀,二候靡草死,三候麥秋至;
一候,苦菜秀:
小滿雖然預示著麥子將熟,但畢竟仍然處在一個青黃不接的階段。在過去,百姓們在這個時候往往以野菜充饑。食苦菜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苦菜的品種也多種多樣。《埤雅》以荼為苦菜。《毛詩》曰:“誰謂荼苦?”是也。鮑氏曰:“感火之氣而苦味成。”《爾雅》曰:“不榮而實者謂之秀,榮而不實者謂之英,”此苦萊宜言英也。鮑氏曰:“感火之氣而苦味成。”蔡邕《月令》以謂苦荬菜。
二候,靡草死:
鄭康成、鮑景翔皆云:靡草,葶藶之屬。《禮記》注曰:“草之枝葉而靡細者。”方氏曰:“凡物感陽而生者,則強而立;感陰而生者,則柔而靡。”根據這些古籍的著述,所謂靡草應該是一種喜陰的植物。小滿節氣,全各個地開始步入夏天,而靡草死正是小滿節氣陽氣日盛的標志。
三候,麥秋至:
這一句原為三候小暑至,后《金史志》改麥秋至。《月令》:“麥秋至,在四月;小暑至,在五月。小滿為四月之中氣,故易之。”麥秋的秋字,指的是白骨成熟之時。因此,雖然時間還是夏季,但對于麥子來說,卻到了成熟的“秋”,所以叫做麥秋至。
小滿下雨代表著什么
小滿節氣時,黃河中下游等地區還流傳著這樣的說法:“小滿不滿,麥有一險”。這“一險”就是指小麥在此時剛剛進入乳熟階段,非常容易遭受干熱風的侵害,從而導致小麥灌漿不足、粒籽干癟而減產。
農田里的莊稼需要充裕的水分,農民們便忙著踏水車翻水;收割下來的油菜籽也等待著農人們去舂打,做成清香四溢的菜籽油;田里的農活自然不能耽誤。可家里的蠶寶寶也要細心照料,小滿前后,蠶要開始結繭了,養蠶人家忙著搖動絲車繅絲。《清嘉錄》中記載:“小滿乍來,蠶婦煮繭,治車繅絲,晝夜操作”。可見,古時小滿節氣時新絲已行將上市,絲市轉旺在即,蠶農絲商無不滿懷期望,等待著收獲的日子快快到來。
小滿節氣期間江南地區往往也是江河湖滿,如果不滿,必是遇上干旱少雨年。這方面的諺語很多,如安徽、江西、湖北3省有“小滿不滿,無水洗碗”的說法;廣西、四川、貴州等地區有“小滿不滿,干斷田坎”的農諺;四川省還有“小滿不下,犁耙高掛”之說。這里的“滿”字,不是指作物顆粒飽滿,而是雨水多的意思了。
小滿有何習俗文化
(1)祭車神
祭車神是一些農村地區古老的小滿習俗。在相關的傳說里二車神,是一條白龍在小滿時節,人們在水車驀上放上魚肉、香燭等物品祭拜,最有趣的地方是,在祭品中會有一杯白水,祭拜時將白水潑入田中,有祝福水硯涌旺的意思。
(2)祭蠶
相傳小滿為蠶神誕辰,因此江浙一帶在小滿節氣期間有一個祈蠶節。我國農耕文化以“男耕女織”為典型。女織的原料北方以棉花為主,南方以蠶理為主。蠶絲需靠養蠶結繭抽絲而得,所以我國南方農村養蠶極為興盛,尤其是江浙一帶。
蠶是嬌養的“寵物”,很難養活。氣溫、濕度,桑葉的冷、熟、干、濕等均影響蠶的生存。由于蠶難養,古代把蠶視作“天物”。為了祈求“天物”的寬恕和養蠶有個好的收成,因此人們在四月放蠶時節舉行祈蠶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