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節氣的講究與禁忌
我們平時要注意的節氣知識應該就是夏至了。因為氣候炎熱,這個節氣到來的時候白天光照強烈,非常典型的桑拿天氣,下面是小編精心推薦的夏至節氣的講究與禁忌,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夏至節氣的講究
不要貪甜
夏季天氣炎熱,十分容易出汗。有些人覺得多吃一些甜品、多喝一些軟飲料,有助于振奮精神。甜食固然有助于補充體力,但是,如果在夏季吃糖過多,可能會引發痱子、高血糖等一系列身體疾病哦。所以在炎熱的天氣里也一定要注意少糖。
不要貪涼
從現代醫學的角度來說,夏天氣溫高,人體會產生一系列熱的生理反應。出汗多,飲水多,胃酸易被沖淡,消化液分泌相對減少,消化功能減弱致使食欲不振,這時,若能在膳食上合理安排,適當吃些冷飲,不僅能消暑解渴,還可幫助消化,促進食欲,有益于健康。但如果不加以節制就容易損傷脾胃陽氣,不僅違背了"春夏養陽"的原則,還可能引起胃痛、腹痛、腹瀉等消化系統疾病。尤其是老年人脾胃陽氣已逐漸衰退,過食生冷會進一步傷及腎陽,造成洞瀉不止。兒童消化機能尚未充盈,在夏季又易感暑熱濕邪,如常吃生冷食物尤其是冰激凌、飲料等,糖分又高,極易損傷脾胃的運化功能,出現長期食欲不振、腹痛、大便異常等癥狀,如果不從飲食上進行糾正,聽之任之,就會造成胃腸疾病,可能影響孩子一生的健康。
女性有經、帶、胎、產的特殊生理過程,容易氣虛血虧,血的特性是喜溫惡寒,所以女性更不能恣食生冷,尤其是經期、產后更要注意,過食生冷不僅傷害脾胃,更可以造成子宮寒癥引起白帶過多,痛經,甚至不孕。中醫治療不孕癥首先要求忌生冷,所以夏季吃生冷一定要節制。
不要怕苦
苦味食物雖苦,但可是十分有利于身體健康的哦??辔妒称肥恰盎稹钡奶鞌场?辔妒澄镏钥啵且驗槠渲泻猩飰A、尿素類等苦味物質。在夏季,最佳的苦味食物首推苦瓜,不管是涼拌,炒還是煲湯,只要能把苦瓜做得熟、并且不失“青色”,都能達到“去火”的目的。除此之外,將苦瓜與其他蔬菜水果用攪拌機研磨成蔬菜汁,也是夏日不錯的飲品。
夏至節氣的禁忌
一、忌夜食生冷、空腹飲茶
夏季夜短,年事稍長之人或體質稍弱者,腹中常冷,不易消化飲食,生菜、瓜類等本為夏季忌食之品,晚間尤其忌食此類食物。晚上也要注意不要吃肉、面、冷、油膩的東西。不那樣的話,就能看到腹脹、腹瀉等疾病。
喝太多茶,特別是空腹喝茶,茶容易消耗人體的陽光。喜歡咸的人,咸的味道會把茶引入腎臟,使焦腎陽閃爍,容易患手腳疼痛的癱瘓癥和下元虛寒的腹瀉、陽痿、痛經等疾病。因此,夏天喝茶最好在飯后喝兩到三杯,有饑餓感的話馬上停止喝。
二、避免冷水入浴
冷水入浴是許多青中男性最喜歡的消暑方式,但夏天炎熱,人汗孔肌肉泄漏,寒氣容易侵入體內,陽光暗淡。手腳發冷小腿肌肉轉動,眼睛看不清楚,原因不明的發熱癥發生。同時,即使用熱水洗澡,也要注意洗完澡后避風,尤其是對孩子來說。
三、避免夜臥貪婪
古代有一個人,因為家人代代不長壽,所以特別咨詢養生師彭祖。彭祖和這個人一起去那個家仔細調查,發現這個臥室的墻上有個洞。這個洞對著睡著的人的頭,彭祖堵住了那個洞。從那以后,那個家人還是長壽了。原來,中醫認為頭是諸陽之會,頭是人體陽氣的聚集點,夜間臥床不起,陽氣容易折斷,長時間陽氣散落而死。因此,我們現代人特別注意,晚上睡覺不能整夜打開空調冷氣。這種習慣容易引起傷風、面癱、關節疼痛、腹痛腹瀉,對身體的損傷很嚴重。不要讓孩子睡覺后感冒。否則,容易患手足痙攣、口不開、風癱等疾病,人們往往不知道其害處,所謂愛的深度非常有害。俗話說,避風就像避箭一樣,避色就像避亂一樣,減少時間服裝,減少飯菜的養生口訣,可以理解為夏天的養生要求。
夏至是入伏的開始嗎
夏至不是入伏的開始,但是它是判斷入伏的標志。民間俗語說“夏至三庚入伏”,意思是夏至來臨的第三個庚日就開始入伏了。入伏指的是三伏天,這段時間是夏天最熱的時候,包括初伏、中伏和末伏,第四個庚日到第五個庚日為中伏,庚日間相差10天。
三伏天分為頭伏(初伏),中伏和末伏
初伏:夏至日開始的第三個庚日(夏至那天不算)為初伏的第一天,初伏是十天。
中伏:初伏后的十天,也就是初伏的下一個庚日(因為天干為十個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每一個循環都是十天),中伏的天數不定,這個由末伏的開始時間決定。
末伏:立秋后的第一個庚日開始,為末伏的第一天。末伏為10天。末伏結束的時間在秋天的第二個節氣處暑前后。古人的命名和計算還是很貼切的。
三伏天的開始與結束都是由庚日決定的,因此,從夏至開始到立秋之間如果有4個庚日,則中伏十天。如果有5個庚日,中伏為20天。三伏天的長短與閏月無關。
夏至節氣美食
熱面:有人愛在酷熱的夏天吃熱面,那叫“鍋挑兒”,據說有“辟惡”之意,吃熱面是為驅除邪惡,多出汗以祛除人體內滯留的潮氣和暑氣。
夏至羹:湖南長沙人夏至日吃糯米粉拌鼠曲草做成的湯丸,名“夏至羹”,民諺云“吃了夏至羹,麻石踩成坑”,“夏至吃個團(音為”坨“),一腳跨過河”,意喻力大無比,身輕如燕。
生菜、涼面:過去老北京有“冬至餛飩夏至面”的說法。老北京的風俗習慣,每年一到夏至就可以開始大吃生菜、涼面了,吃這些生冷的食物可以有效的幫助降火開胃,促進食欲,但是又不至于會因為過于寒涼而損害身體健康。因此每逢夏至將近的時候,涼面等食物就開始大賣了。
夏至蛋:湖南的衡陽、郴州、永州和湘西吃夏至蛋。夏至日,將整雞蛋煮熟,剝殼后加紅棗煮湯吃,叫“吃夏至蛋”。湖南一帶,主要是嘉禾、藍山、桂陽于夏至當天早晨起來,將整雞蛋煮熟,用紅紙或紅色染料將蛋皮染紅,再用一個小網袋裝上,系上少年、兒童的前胸,一直掛到中午或下午再剝去蛋殼將蛋吃掉。民間以為夏至吃蛋,能強身健胃,行走有勁。諺云“夏至吃蛋,石板踩爛?!?/p>
餛飩:無錫人中午吃餛飩,取其混沌和合之意。有民諺說:“夏至餛飩冬至團,四季安康人團圓?!泵耖g還有吃了餛燉之后為孩子量體重,希望孩子體重增加,身體健康的習俗。
荔枝:廣州粵語地區和廣西的欽州、玉林等地區都非常喜歡吃夏至的狗肉和荔枝,兩者合吃不熱。大量食用荔枝容易引起低血糖癥,也就是“荔枝病”,因此一定要適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