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什么人不宜上墳
清明是我國喪葬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我國一個重要的節日。下面是小編精心推薦的清明節什么人不宜上墳,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清明節什么人不宜上墳
嬰孩不上墳
嬰孩不能上墳的原因有三點:一上墳需要花費的時間周期長,有些墳的位置在荒郊野外,需要爬山,帶著嬰孩不方便;二嬰孩的身體免疫水平低,上墳過程可能感染風寒感冒;三上墳是祭祀祖先的儀式,要保持肅穆,嬰孩的自控能力差,可能出現哭泣現象。不同地區對嬰孩認知標準不同,根據相關資料,年齡小于五歲的話就不能上墳,帶著上墳就是負擔。
孕婦不上墳
前面講到女性不上墳,而之所以把孕婦單獨拿出來講,主要是因為最近幾年時間女性上墳現象開始出現。孕婦不上墳原因有兩點:一孕婦由于在懷孕,身體素質方面存在問題,上墳是長時間的體力活動,孕婦上墳可能影響到胎兒;二女性的情感比較脆弱,上墳過程中可能回憶到曾經的親人,孕婦身體可能崩潰。正是由于以上兩點,才有孕婦不上墳的說法,是站在孕婦身體的角度來考慮的。
孕婦非要上墳的話要做到兩點:一是保證自身的身體健康,避免出現摔傷問題;二控制情緒,避免情緒激動,影響胎兒。
外人不適合上墳
外人就是指家族之外的人,因為祭拜祖先都是每個家族非常私密的事情,所以外人不適合參加。看似我們掃墓的流程都差不多,但是具體到每個家庭,又有很多特殊的情況,或者特殊的傳統。我們需要在祖先的墳前,評述祖先功績,告慰子孫成就,有些事不方便對外人道。外人過多地參與,當然很不恰當,所以外人一定要注意避險。
病人不適合上墳
我們不建議病人去上墳,并不是怕墓地的環境會對病人產生不好的影響。因為有些疾病會導致病人不良于行,既然行動不便,去參加祭拜的活動,當然就不合適了。還有一些病人,不能有太多的情緒波動,否則會對病情產生影響。我們去給親人上墳時,難免會哀傷悲痛,從保護病人的角度,還是盡量不要讓他們參與上墳為好。
清明節上墳提前多久合適
1、新墳:
指埋葬未超過3年的;笫一次掃墓的時間,選擇在清明節前的10天的某一天吉日;笫二次掃墓的時間,選擇在清明節前當天;笫三次掃墓的時間,選擇在清明節后的10天的某一天吉日,通常時間的選擇都是要注意的。
2、舊墳:
指埋葬超過3年的;舊墳掃墓的時間,選擇在清明節前后10天的任意一天,不必選吉日;當掃墓的日期選定后,具體掃墓時辰應選在當天的五更時分,即太陽未出來之前。這是由于傳統習俗認為,鬼神天未亮,才敢出來吃供品的緣故,一般九墳墓的時間也是要注意的
清明節上墳先修墳
清明節上墳祭祖,是對長輩的尊敬與緬懷。而且大多數農村的墳地都在野外,一年一次的修墳就是在清明節這個時候,所以肯定會雜草叢生,而且經過一年的風吹日曬,難免會被雨水沖刷而造成泥土流失與松動,甚至會遭到鼠洞的破壞,對局部地方造成坍塌的現象,一般都是要先修墳的,展現后輩的尊重。
清明節上墳祭祖修墳原因
第一,先修墳是對祖宗的尊重,在墳頭上加一些新土,把有漏洞或坍塌的地方修補好,如果一開始就燒紙錢,這是對祖宗的不敬,而且顯得沒有孝道。因為墳地在野外,平時很少有時間去整理,與此同時在修墳的時候也是有講究的,切記不要亂動墳上的石頭,不能靠心情高興而去換掉認為不好的石頭,只能是添加新的石頭和泥土進去,讓墳更牢固,只能增加,不能減少,這種禮儀自己都是要注意的。
第二,先修墳是為了防范火災的發生。因為墳地的位置都在野外,春夏秋冬更替,野草瘋長,祭祖時免不了會燒紙錢,不把這些雜草處理好,加上四月的天氣容易起風,極易造成火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