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jié)的趣聞故事
元宵節(jié)是春節(jié)之后的第一個重要節(jié)日,是中國亦是漢字文化圈的地區(qū)和海外華人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元宵節(jié)的趣聞故事,希望可以提供給大家進行參考和借鑒。
元宵節(jié)的趣聞故事
伴隨元宵佳節(jié)流傳至今的,除了節(jié)日各種習俗外,還有許多關(guān)于元宵節(jié)的趣聞,這些趣聞表達了人們的愛憎及幽默。
“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是中國民間十分流行的諺語,其出自一個與元宵節(jié)有關(guān)的故事。
唐朝有一個叫田登的人,在他任州官時,特別忌諱別人提他的名字,因“燈”與他名字的“登”諧音,所以全州人為避諱,把“燈”稱為“火”,在元宵節(jié)到來之際,官府張貼出告示:“本州依例,放火三日”。因田登平日一向為非作歹,人們就結(jié)合“放火”的字樣,總結(jié)出“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的成語,來比喻統(tǒng)治者可隨心所欲做壞事,而老百姓的正當行為卻要受到限制。
宋朝有個人叫蔡君謨,在他任福州知州時,為了粉飾太平,命令元宵節(jié)每家必須點七盞燈。當時有一個叫陳烈的人,做了一盞徑達丈余的大燈籠,并在上面題了一首詩:“富家一盞燈,太倉一粒粟。窮家一盞燈,父子相對哭。風流太守知不知,惟恨笙歌無妙曲。”陳烈的這首詩在當時充分表達了勞動人民的心聲,對于民眾這種委婉的諷勸,蔡君漠不敢再違背民意,回府后即下令罷燈。
到了現(xiàn)代亦有與元宵節(jié)有關(guān)的故事。袁世凱在做了大總統(tǒng)之后心猶未甘,還想當皇帝,因美夢不能成真,故終日煩惱。一日他的姨太太說要吃元宵,不想話剛一出口,就被袁肚凱打了一個耳光,因“元宵”與“袁消”諧音。從此袁世凱就給手下的人下了一道命令,以后不許再說“元宵”二字,而只能說“湯圓”。后來有人就此事寫了一首打油詩: “詩吟圓子溯前朝,蒸化煮時水上漂。洪憲當年傳禁令,沿街不許喊元宵”。
元宵節(jié)的來歷
傳說在很久很久以前,兇禽猛獸很多,四處傷害人和牲畜,人們就組織起來打它們,有一只神鳥因為迷路而降落人間,卻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獵人給射死了。
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立即傳旨,下令讓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間放火,把人間的人畜財產(chǎn)通通燒死。天帝的女兒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無辜受難,就冒著生命的危險,偷偷駕著祥云來到人間,把這個消息告訴了人們。眾人聽說了這個消息,就如頭上響了一個焦雷,嚇得不知如何是好。
過了好久,才有個老人家想出個法子,他說:“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這三天,每戶人家都在家里張燈結(jié)彩、點響爆竹、燃放煙火。這樣一來,天帝就會以為人們都被燒死了。”
大家聽了都點頭稱是,便分頭準備去了。到了正月十五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發(fā)覺人間一片紅光,響聲震天,連續(xù)三個夜晚都是如此,以為是大火燃燒的火焰,心中大快。人們就這樣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財產(chǎn)。為了紀念這次成功,從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戶戶都懸掛燈籠,放煙火來紀念這個日子。
元宵節(jié)的意義
元宵節(jié)的意義寄托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農(nóng)歷正月十五(又稱“上元節(jié)”,小正月,或元宵節(jié))是春節(jié)后的第一個重要節(jié)日。元宵節(jié)里有很多地方可以組織人們最熟悉的元宵節(jié)和元宵節(jié)。
節(jié)日期間吃餃子的習俗是在宋代左右形成的。據(jù)記載,唐代元宵節(jié)吃了“繭”和“圓角”。在南宋,出現(xiàn)了“乳糖圓子”,這應該是唐元的前身。宋代周必達寫的詩《沸騰的浮子》中有“星燦烏云,珠蕩在渾水中”。
元宵節(jié)期間吃元宵的民間習俗。元宵節(jié)由糯米制成,可以是固態(tài)的也可以是餡的。塞滿豆沙,糖,山楂,各種水果原料等。食用時可以煮,炸,蒸或炸。最初,人們將這種食物稱為“福圓子”,后來又被稱為“唐端”或“唐圓”,甚至到明代,“元宵節(jié)”的名稱也變得越來越普遍。
特殊湯圓的名稱類似于“團圓”一詞,意思是團圓,象征著整個家庭的團圓以及和諧與幸福。人們也想念失散的親人,并對未來的生活充滿美好的祝愿。
元宵節(jié)風俗
1、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是在中國由來己久的習俗,元宵即“湯圓”,它的做法成份風味各異,但是吃元宵代表的意義卻相同。代表著團團圓圓和和美美,日子越過越紅火。俗語有句話叫和氣生財。家庭的和睦以及家人的團圓對于一個完整的家庭來講是多么重要的因素。因此,在元宵節(jié)一定要和家人吃上“元宵”。
2、“送花燈”
“送花燈”簡稱為“送燈”,其實質(zhì)意義就是送孩兒燈。即在元宵節(jié)前,娘家送花燈給新嫁女兒家,或一般親友送給新婚不育之家,以求添丁吉兆,因為“燈”與“丁”諧音。表示希望女兒婚后吉星高照、早生麟子;如女兒懷孕,則除大宮燈外,還要送一兩對小燈籠,祝愿女兒孕期平安。
3、耍龍燈
龍是中華的圖騰,中華民族崇尚龍,把龍作為吉祥的象征。正月十五舞龍燈,載歌載舞的喜氣氛圍,流傳于很多的地方。
4、舞獅子
舞獅,又稱“獅子舞”、“獅燈”、“舞獅子”,多在年節(jié)和喜慶活動中表演。獅子在中國人心目中為瑞獸,象征著吉祥如意,從而在舞獅活動中寄托著民眾消災除害、求吉納福的美好意愿。
元宵祝福語
1、喜慶元宵佳節(jié),我祝你:日圓,月圓,圓圓如意。官源、財源,源源不斷。人緣、福緣,緣緣于手。情愿、心愿,愿愿成真!元宵節(jié)快樂!
2、元宵節(jié)來臨,送你一盞美麗的彩燈,祝愿你的生活五彩繽紛;送你一碗甜甜的湯圓,祝愿你的愛情甜蜜美滿;送你一聲真摯的祝福,祝愿你的日子開心快樂。
3、帶上誠摯的祝福,愿你開心大本營,開心總動員,開心大風車,開心每一年,開心每一月,開心每一天,開心每一刻,開心,開心,元宵節(jié)開心。
4、海天一色慶元宵,想念時刻靜悄悄,祝福緩緩起浪濤,給你問候蕩最高,且把關(guān)懷掛樹梢,但求幸福為你俏,元宵到,衷心祝愿你節(jié)日快樂,前途看好。
5、把一顆顆幸福圓滿都送到你嘴里,要好好吃啊!
6、你不是餃子卻有陷兒。你不是餛沌卻也有湯。你不是糖果卻也很甜。我已經(jīng)迫不及待了!來吧我的湯圓!來吧我親愛的元宵節(jié)!
7、春天已經(jīng)悄悄來到我們身邊,元宵佳節(jié),春風熏陶著沉醉的夜晚,我用心疊一只紙鶴,裝上我滿滿的祝愿,飛翔在天邊,飄落你身前,祝你元宵節(jié)愉快。
8、我在這里,你在那頭。我望著窗外,伴隨著無盡的思念仿佛看見你忙碌的身影,月兒圓盼團圓,好想對你說:親愛的,我下班了,麻溜煮湯圓!
9、平平淡淡如一杯清水,普普通通是一介白丁。但善良是我的品格,熱情是我的天性,真誠是我的原則,祝福是我的習慣。正月十五將臨,祝你及家人開心健康!鴻福無疆!
10、明月當空高高照,元宵祝福在微笑,十五湯圓別樣甜,快樂常伴你身邊,溫馨短信給你發(fā),此后你將大發(fā)達,正逢佳節(jié),祝愿你心想事成,順心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