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為什么要剪頭發
二月初二龍抬頭,一說到這幾個字,大家一定都會想到剪頭發,畢竟每年到這個時間段之內,理發店就是最忙碌的時間。下面是小編精心推薦的二月二為什么要剪頭發,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二月二為什么要剪頭發
農歷二月初二,為二月二節,又稱春龍節,龍頭節或青龍節。民諺曰:“二月二,龍抬頭。”這一天流傳著理發的習俗。人們認為在二月二這天剃頭,會像龍一樣從冬眠中醒來,開始活動。所以人們對“二月二,剃龍頭”很重視,誰都想圖個好兆頭。古時候有正月里不剃頭的習俗,沿襲到今,就是不管頭發多長,都要一直等到二月二才理發。
二月二龍抬頭剪發吉時
1.早上7:00-9:00剪頭發:龍子登機,登上皇位
2.上午10:00-12:00剪頭發:金榜題名,英才卓絕
3.中午13:00-14:00剪頭發:如日中天,大事天成
4.下午15:00-16:00剪頭發:財源滾滾,日進斗金。
二月二龍抬頭的習俗
:祭龍在過去,龍抬頭節是祭祀龍神的日子,每年的這一天,人們都要到龍神廟或水畔焚香上供祭祀龍神,祈求龍神興云化雨,保佑一年五谷豐登。不過,在很多地區,特別是南方,人們也把二月初二作為“土地公生日”,舉行社祭,祭祀土地神。
二月二龍抬頭的習俗:祭社
南方“二月二”仍沿用祭社習俗,如在浙江、福建、廣東、廣西等地區;此外就是形成了既有類似龍抬頭節習俗,又以祭社習俗為主的新“二月二”習俗,如在桂東客家地區。
土地神古稱“社”、“社神”,傳說是管理一方土地之神。由于“地載萬物”、“聚財于地”,人類產生了對土地的崇拜。進入農業社會后,又把對土地的信仰與農作物的豐歉聯系在一起。我國南方普遍祭祀土地神,又稱“土神”、“福德正神”,客家人稱“土地伯公”。“二月二”社日習俗內容豐富,主要活動是祭祀土地和聚社會飲,借敬神、娛神而娛人。
二月二龍抬頭的習俗:接“姑娘”
二月二還有一項重要的習俗就是接“姑娘”,即娘家人接回已出嫁的女兒,故有“二月二,帶姑娘”之說。蘇北人的禮數多,其中正月里“姑娘”是不能住在娘家的,初二到娘家拜了年后也必須當天趕回婆家。但到了二月初二,娘家人就來接女兒回去,住上幾天,一是正月里忙活了好長時間,比較勞累,接回娘家好好歇一歇;二是新的一年剛開始,又要忙碌了,所以要犒勞犒勞她。
在被接回來的日子里,“姑娘”除了吃喝,就是串門聊天兒,輕松而愉快。而城里人“帶姑娘”則是姑娘、女婿一起帶回來吃一頓豐盛的中飯。此習俗在我國北京及北方大多地區也很流行,不少地區一直沿續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