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節氣的傳說故事
小暑在三伏天的前頭,也就是表示一年中最熱的日子很近了,小暑從古流傳到現在也有好幾千年了,留下的習慣自然也是不少,下面是小編精心推薦的小暑節氣的傳說故事,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小暑節氣的傳說故事
傳說故事一
“六月六”相傳這是龍宮曬龍袍的日子。因為這一天,差不多是在小暑的前夕,為一年中氣溫最高,日照時間最長,陽光輻射最強的日子,所以家家戶戶多會不約而同的選擇這一天“曬伏”,就是把存放在箱柜里的衣服晾到外面接受陽光的暴曬,以去潮,去濕,防霉防蛀。
傳說故事二
民間說“六月六”百索子撂上屋。“相傳天上的牛郎星和織女星被銀河分割在兩岸,一年中只有”七月初七”這一天可以相會。但在他們中間卻橫阻著一條銀河,又沒有渡船,怎么辦呢?所以六月六這一天,天下的兒童多要將端午節戴在手上、腳上的“百索子”撂上屋讓喜鵲銜去,在銀河上架起一座像彩虹一樣美麗的橋,以便牛郎和織女相會。
傳說故事三
相傳這一天是“小白龍”回家的日子。因為“小白龍”犯了天條,被龍王父親囚禁在很遠的一個小島上,失去了行動自由。唯有六月六這一天,龍王恩準其回家探母。“小白龍”由于探母心切,所以一路上晝夜兼程,帶來了驚雷閃電,狂風暴雨。
小暑節氣的特征
雷暴是小暑節氣一種劇烈的天氣現象,常與大風、暴雨相伴出現,有時還有冰雹,容易造成災害。華東地區常備被副熱帶高壓控制,多連晴高溫天氣,開始進入伏旱期。西南常常陰雨連綿,而華北、東北地區進入多雨季節,熱帶氣旋活動頻繁,登陸我國的熱帶氣旋開始增多,海南、廣東等地也有臺風漸漸形成,需注意預防。
小暑時間的飲食的習慣
飲食多酸苦
入夏后隨著氣溫的升高,人的食欲會隨之減弱。各類蔬果的上市無疑是“雪中送炭”,在小暑時節,可多食帶酸味和苦味的蔬果,一來可以開胃生津,二來可以健胃健脾。在選擇上可以適當吃苦瓜、西紅柿等苦味及酸味食物。
飲食消酷暑
醫學專家表示,酷暑時節,人們應該通過適當的“食療”來改善對熱天的不適感。如西瓜、黃瓜、冬瓜、茄子、綠豆等,這些食物味甘性涼,具有清熱、去暑、解毒的作用,人們應該應時而食。
飲食應適量
同時夏季也是消化道疾病多發時節,在飲食調養上要改變飲食不節、不潔,以及有所偏嗜的不良習慣。飲食應以適量為宜。用荷葉、土茯苓、扁豆、薏米、豬苓、澤瀉、木棉花等材料煲成的消暑湯或粥,或甜或咸,非常適合此節氣食用。多吃水果也有益于防暑,但是不要食用過量,以免增加腸胃負擔。
適當吃海鮮
夏季吃海鮮有著不一般的功效。多數海鮮具有滋陰養陽的作用,大部分海鮮都是高蛋白、低脂肪的健康食品,不會增加身體負擔,海產品所富含的多種氨基酸和維生素,能及時補充夏季身體流失的營養。
小暑吃藕什么的好處
1、清熱涼血:蓮藕生用性寒,有清熱涼血作用,可用來治療熱性病癥;蓮藕味甘多液、對熱病口渴、衄血、咯血、下血者尤為有益。
2、通便止瀉、健脾開胃:蓮藕中含有黏液蛋白和膳食纖維,能與人體內膽酸鹽,食物中的膽固醇及甘油三酯結合,使其從糞便中排出,從而減少脂類的吸收。蓮藕散發出一種獨特清香,還含有鞣質,有一定健脾止瀉作用,能增進食欲,促進消化,開胃健中,有益于胃納不佳,食欲不振者恢復健康。
3、益血生肌:藕的營養價值很高,富含鐵、鈣等微量元素,植物蛋白質、維生素以及淀粉含量也很豐富,有明顯的補益氣血,增強人體免疫力作用。故中醫稱其:“主補中養神,益氣力”。
4、止血散瘀:藕含有大量的單寧酸,有收縮血管作用,可用來止血。藕還能涼血,散血,中醫認為其止血而不留瘀,是熱病血癥的食療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