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八節的民間傳說
臘八節,其實最主要的習俗就是“喝臘八粥”,是佛教盛大的節日之一。臘八,本為佛教的節日,后經歷代演變,逐漸成為家喻戶曉的民間節日。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臘八節的民間傳說,希望可以提供給大家進行參考和借鑒。
臘八節的民間傳說
赤豆打鬼
臘八節來自“赤豆打鬼”的風俗。傳說上古五帝之一的顓頊氏,三個兒子死后變成惡鬼,專門出來驚嚇孩子。古代人們普遍相信迷信,害怕鬼神,認為大人小孩中風得病、身體不好都是臘八節由于疫鬼作祟。這些惡鬼天不怕地不怕,單怕赤(紅)豆,故有“赤豆打鬼”的說法。所以,在臘月初八這一天以紅小豆、赤小豆熬粥,以祛疫迎祥。
悼念秦長城修筑民工
秦始皇修建長城,天下民工奉命而來,長年不能回家,吃糧靠家里人送。有些民工,家隔千山萬水,糧食送不到,致使不少民工餓死于長城工地。有一年臘月初八,無糧吃的民工們合伙積了幾把五谷雜糧,放在鍋里熬成稀粥,每人喝了一碗,最后還是餓死在長城下。為了悼念餓死在長城工地的民工,人們每年臘月初八吃“臘八粥”,以資紀念。
臘八節的來歷
臘八節,俗稱“臘八”,是指農歷的臘月(十二月)初八這一天。臘八節是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的,祈求豐收和吉祥的節日,因為相傳在這一天是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在佛陀耶菩提下成道并創立佛教的日子即農歷十二月初八,所以又被稱為“佛成道節”。
在中國的時候,有臘八節喝臘八粥、泡臘八蒜的傳統習俗,河南等地方,臘八粥又稱“大家飯”。是紀念民族英雄岳飛的一種節日食俗。
臘八節的寓意
臘八節是每年農歷十二月八,寓意是祈福、祈求豐收、祭祀先祖等。
臘八節,主要習俗是“喝臘八粥”,是佛教盛大的節日之一。本為佛教節日,后經歷代演變,逐漸成為家喻戶曉的民間節日。
傳說,喝了這種粥以后,就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因此,臘八粥也叫“福壽粥”、“福德粥”、和“佛粥”。
漢應劭《風俗通義》:“夏曰嘉平,殷曰清祀,周曰大蠟,漢改為臘。先秦時期,我國一些地方有在臘月祭祀祖先和神靈(包括門神、戶神、宅神、灶神、井神)的習俗,祈求豐收和吉祥。臘者,獵也,言田獵取禽獸,以祭祀其先祖也。”
在我國北方,有“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之說,過臘八意味著拉開了過年的序幕。每到臘八節,北方地區忙著剝蒜制醋,泡臘八蒜,吃臘八面臘八粥。在南方臘八很少提,臘八節是典型的北方節日。
臘八節的傳統美食
冰塊
這里的冰塊就是普通的冰塊,因為有俗語叫做“臘七臘八,凍死寒鴉”。指的就是在臘七臘八的時候,是一年里面比較冷的時候,能夠把特別耐寒的寒鴉凍死。還有一句俗語叫做“臘八冰,吃不壞人”。說的就是臘八節吃冰的習俗,在臘月初七的時候,用盆裝水,等到臘八的'時候,水盆里的水就結冰了,然后把冰塊敲碎了食用,有一種說法就是在臘八節這天吃冰,接下來的一年都不會肚子痛。
臘八蒜
臘八蒜就是用紫皮蒜泡在醋里,放置一段時間之后,原本白色的大蒜就變成綠色了。而在臘八節的這天有些地區的人就會食用臘八蒜。
臘八豆腐
在安徽省的部分地區,會在臘八節這天吃臘八豆腐,而臘八豆腐則是在臘八節之前就把豆腐曬干,曬豆腐的時候還要抹上一些鹽水,想要口味更好一些的話,則可以放些蝦米之類的,這樣曬干的豆腐到了臘八節這天可以直接單獨作為一道菜食用,也可以和其他葷食一起炒著吃。
臘八面
有些地方在臘八節的時候不吃臘八粥,而是吃臘八面,例如陜西地區。而臘八面則是根據臘八粥演變來的,所以一般是在臘八節的早上用八種蔬菜再加上特有的肉臊子煮成一碗熱乎乎的面條
臘八節各地的風俗
1、陜西
臘八粥熬好之后,要先敬神祭祖。之后要贈送親友,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最后才是全家人食用。吃剩的臘八粥,保存著吃了幾天還有剩下來的,卻是好兆頭,取其“年年有余”的意義。如果把粥送給窮苦的人吃,那更是為自己積德。 有些不產或者少產大米的地方,人們不吃臘八粥,而是吃臘八面。用各種果品、蔬菜做成臊子,把面條搟好。到臘月初八早上全家人一起吃。
2、甘肅
傳統煮臘八粥用五谷、蔬菜,煮熟后除家人吃,還分送給鄰里,還要用來喂家畜。甘肅武威地區講究過“素臘八”,吃大米稠飯、扁豆飯或是稠飯,煮熟后配炸散子、麻花同吃,民俗叫它“扁豆粥泡散”。
3、西寧
臘八節并不喝粥,而是吃麥仁飯。臘月初七晚上將新碾的麥仁,與牛羊肉同煮,加上青鹽、姜皮、花椒、草果、苗香等佐料,經一夜文火煮熬,麥仁飯異香撲鼻,十分可口。
4、江浙
江蘇人吃臘八粥分甜咸兩種。臘八粥里要加入茨菰、荸薺、胡桃仁、松子仁、芡實、紅棗、栗子、木耳、青菜、金針菇等。如果煮的是咸粥的話,在里面加入青菜和油即可。
浙江人煮臘八粥則一般用胡桃仁、松子仁、蓮子、紅棗、桂圓肉、荔枝肉等,香甜味美。據說,這種煮粥方法還是從南京流傳過來的。
5、西北
臘八節在陜北高原,熬粥除了用多種米、豆之外,還得加入各種干果、豆腐和肉混合煮成。吃完以后,還要將粥抹在門上、灶臺上及門外樹上,以驅邪避災,迎接來年的農業大豐收。而且,臘八這天忌吃菜。如果這天吃菜的話,莊稼地里就會雜草多。臘八這天人們除了吃臘八粥,還得用粥供奉祖先和糧倉。
6、寧夏
做臘八飯一般用各種豆類加大米、土豆煮粥,再加上用麥面或蕎麥面切成菱形柳葉片的“麥穗子”,或者是做成小圓蛋的“雀兒頭”,出鍋之前再入蔥花油。和陜北一樣,這天全家人只吃臘八飯,不吃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