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蟄為什么要吃雞蛋
中國的二十四節氣有各自的特色,這些有趣的風俗文化一同構成了華夏文明的光輝篇章,中國的不同地方,對于一些重要的日子都要一些特別的習俗,下面是小編精心推薦的驚蟄為什么要吃雞蛋,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驚蟄為什么要吃雞蛋
古時候由于交通的落后和信息的閉塞,造就了在中國民間流傳著各種各樣的習俗,在不同的節日不同的節氣都有著自己當地特色的風俗,無論是飲食還是活動都是令人大開眼界。節氣驚蟄吃雞蛋就是一個很有趣的現象。
中國傳統歷法是將全年分為四季二十四節氣,四季就是春、夏、秋、冬,節氣則是立春、清明、立秋、冬至等,驚蟄是春季的節氣之一,也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一般在陽歷3月5、6或7日。按字面解釋,“蟄”指冬眠,“驚蟄”是指蟄伏在泥土中的生物開始出土活動。
生物一出土,便開始覓食。按廣東傳說,兇神之一的白虎(俗稱虎爺)也在這時出來找吃的。在古老的農業社會里,老虎為患是常有的事,為求平安,人們便在驚蟄那天祭白虎,這是驚蟄祭白虎的由來。
也許是廣東這一傳說的關系,據說,早年新加坡驚蟄祭祀白虎的信眾也以廣東人居多,現在則已成為不同籍貫人士競相沿襲的傳統,連一些印族同胞也效法。由于驚蟄祭祀的普遍,現在許多廟宇都安置了祭白虎的下壇,以方便信眾。
這一尊尊供祭祀的白虎(塑像)通常獠牙張嘴。信眾相信,祭祀時以豬油抹其嘴,它就不能張口傷人;以蛋喂食,飽食后的白虎就不會傷人了。按傳統,那蛋必為鴨蛋。現在鴨蛋難求,唯有叫虎爺將就點,改吃雞蛋了。
驚蟄的介紹
驚蟄反映的是自然生物受節律變化影響而出現萌化生長的現象。春雷始鳴,氣溫回升,昆蟲萌動,“九九”已盡,“九盡桃花開,春耕不能歇”。物候:桃紅李白,鶯鳴燕來,布谷催耕。驚蟄萬物萌動,細菌滋生,容易引發感冒發熱和肝病發生。養生需注意防春溫流感,飲食清淡養肝脾,多吃蔬菜清腸胃,早睡早起多鍛煉。
驚蟄三候是哪三候
第一候:桃始華
驚蟄之日,“桃始華”,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乃鬧春之始,紅入桃花嫩,青歸柳葉新,流水桃花,便勾引出千媚百態。
第二候:倉庚鳴
驚蟄后五日,“倉庚鳴”,倉庚就是黃鸝,黃鸝最早感春陽之氣,嚶其鳴,求其友。倉為青,青為清,庚為更新,“昔我云別,倉庚載鳴”,文人由此也稱它“離黃”,“離黃穿樹語斷續”就成了悲聲。
第三候:鷹化為鳩
再五日,“鷹化為鳩”,古人稱“鳩”為布谷鳥,仲春時因“喙尚柔,不能捕鳥,瞪目忍饑,如癡而化”。到秋天,鳩再化為鷹。
驚蟄之后天氣還冷嗎
一般情況下驚蟄之后氣溫會迅速回升,但如果在有冷空氣持續入侵的年份,還是會出現倒春寒的情況,所以驚蟄之后還是不宜快速換上單薄的衣物。
驚蟄時節除東北、西北地區外,中國大部分地區平均氣溫已升到0℃以上,華北地區日平均氣溫為3-6℃,沿江江南為8℃以上,而西南和華南已達10-15℃,早已是一派融融春光了。
驚蟄這個節氣不僅是全年氣溫回升最快的節氣,同時日照的時長也有明顯的增加,大家都會感嘆這是“好春光”。不過驚蟄節氣前后,冷暖空氣交替,天氣不是特別穩定,氣溫波動還是比較大的。大家千萬不要急于脫去厚重的衣物,還是再“捂”幾天的。
驚蟄節氣吉祥語
1、驚蟄到,雷聲隆,驚醒夢中沉睡人。氣溫升,花綻放,美景怡人心情暢。快快準備上職場,努力奮斗不彷徨。取得碩果心里美,幸福生活在身旁。祝驚登快樂!
2、春雷響起來,福氣又到來,氣溫升起來,身體動起來,日子長起來,心情好起來,生活鬧起來,驚蟄幸福來。愿你快樂復蘇,春風得意!
3、驚蟄時節萬物醒,春雷聲聲贊歌唱。春風萬里花飄香,幸福生活美時光。愿你陽春志向高,乘風驚醒早勵志。播撒希望勤耕耘,定叫山川換新顏。愿你實現驚蟄夢!
4、驚蟄節氣到,春雷震震響,愿春雷震的你“雷厲風行”,工作平步青云“疾風迅雷”,升職加薪“雷打不動”,愛情轟轟烈烈如“烈火轟雷”,生活幸福愉快“歡聲如雷”
5、驚蟄到,出來冒冒泡。別讓快樂冬眠、好運睡著。伸伸腿彎彎腰,春光明媚要趁早。商機無限你先到,事業騰飛在今朝。告別潛伏,成功吹響集結號!
6、春雷一聲震天響,驚醒大地暖春陽,氣溫回升百花放,景色怡人心歡暢,萬物復蘇春意盤,踏青賞春身體棒,祝你驚蟄事業旺,快樂幸福又安康!
7、誰在扔雷?這么大聲響,還讓不讓人睡啦!哦,驚蟄到了,冬眠的小朋友,沒“驚”到你吧?該出來曬曬太陽啦,把一年的霉運曬死,把一年的好運曬出來。
8、春光給一種美妙的享受,令人心馳神往。萬物蘇醒蛙鳴鳥唱,鳥語花香美不勝收。給人們帶來了美好希望,暢想神往。愿友驚蟄防流感,健康身體春光覽!
9、春雷初響,驚醒冬眼的大地。鶯歌燕舞,帶來春天的氣息。桃紅李白,統放生活的美麗。驚蟄節氣,給你問候的心意!
10、春雷一動,春風輕送,又是驚蟄春意濃;春雨一灑,春光如畫,且讓腳步停一下。美景相伴好年景,友情送你好心情,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幸福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