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蟄節氣養生小知識
驚蟄是在二十四節氣的第三個節氣,這個節氣是冬眠的昆蟲蘇醒的日子。這個節氣到來,很多天氣就開始回暖。下面是小編精心推薦的驚蟄節氣養生小知識,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驚蟄節氣養生小知識:驚蟄節氣穿衣應以捂為主
天文專家提醒說,驚蟄時節盡管天氣轉暖,但氣溫變化比較大,尤其是晚上和中午的溫差相當大,公眾在穿著上要注意保暖。
我國天文教育專家、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介紹說,每年公歷3月5日左右為驚蟄。驚蟄是泥土中冬眠的各種昆蟲醒來的時候,驚蟄時節,氣溫和地溫都逐漸升高,土壤開始解凍,我國大部分地區都已進入春耕季節。
天文專家忠告說,驚蟄時節,一些年輕人,尤其是姑娘們,往往在早春時節就穿起了五顏六色的裙裝,這種穿著其實對身體很不利。如氣溫太低,特別在陰雨綿綿的日子里穿裙裝,暴露在外的肢體會因為風寒的侵襲而出現發涼麻木、酸痛等不適,特別是膝關節外皮下脂肪少,缺乏保護,對冷空氣的侵襲較為敏感,受寒后更易發生局部麻木、酸痛等癥,久之會引發關節炎。因此,此時節在穿著上還是要注意保暖,以“捂”為主。
驚蟄節氣養生小知識:驚蟄多吃清淡食物適當進補
《黃帝內經》指出:“正氣存內,邪不可干。”意思是說,在人體正氣強盛的情況下,邪氣不容易侵入機體,也就不會發生疾病,所以增強體質,提高人體的抗病能力十分重要。在日常飲食中注意做到飲食品種的多樣化,以保證人體能夠得到豐富而充足的營養素供給。
由于驚蟄后的天氣明顯變暖,不但各種動物開始活動,微生物(包括能引起疾病的細菌、病毒)也開始生長繁殖,所以人們需要進行飲食調養,增強體質以抵御病菌或病毒的侵襲。
驚蟄節氣的特點是什么:氣溫回升快
驚蟄是全年氣溫回升最快的節氣,驚蟄期間,大部分地區已經開始回溫,而且是雨水增多。但這一時節,氣溫起伏較大,氣候變化多端,晝夜溫差比較大,所以一定要注意及時保暖。
驚蟄節氣的特點是什么:雷響不斷
驚蟄前后,大地回春,長江流域大部地區已漸有春雷。民間〔諺語〕云:“雷打驚蟄前,二月雨淋淋;雷打驚蟄后,旱天到春后”。也就是說假如第一次春雷在驚蟄之日,則會認為當年風調雨順。假如初雷在驚蟄之前鳴響,則預示著當年的雨水較多,可能會發生“春季連陰雨”的狀況。
驚蟄節氣的特點是什么:病蟲多發
“春雷響,萬物長”。農民們常常把驚蟄時節視為春耕開始的日子。農民在春耕的時候,還要做好春季作物管理。因為溫暖的氣候條件,容易引起多種病蟲害的發生和蔓延,所以要及時搞好病蟲害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