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節氣的民間故事
小寒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3個節氣,冬季的第五個節氣,干支歷子月的結束與丑月的起始,時間為每年1月5日-7日之間。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小寒節氣的民間故事,希望可以提供給大家進行參考和借鑒。
小寒節氣的民間故事
“小寒”是臘月的一個節氣,由于古人會在12月份舉行合祀眾神的臘祭,因此把臘祭所在的12月叫臘月。臘的木義是“接”,取新舊交接的意思。臘祭為我國古代祭祀的傳統習俗之一,遠在先秦的時期就已經形成。
漢應劫《風俗通。義》云:“臘者,獵也,言田獵取獸以祀其祖先也。或曰臘者,接也,新故交接,故大祭以報功也。”
“臘祭”的意思是有三個,一是表示不忘記自己和家族的本源,表達對祖先的崇敬和念。二是祭百神,感謝他們一年來為農業所作出的貢獻。三是大家終歲勞苦,這個時候農事己息,可以借此游樂一番。從周代以后,“臘祭”的習俗歷代沿習,從天子、諸侯到平民百姓,人人都不例外。
在臘月臨近春節的時候,學館私塾等放假過年,是民間傳統的年節習俗放年學。在《燕京歲時記》有說:“兒童之讀書者,于封印之后塾師解館,謂之放年學。”不但民間有這個傳統的習俗,皇室同樣也是有的。
清時有記載:“每至12月,于19、20、21、22四日之內,由欽天監選擇吉期,照例封印,頒示天下,一體遵行。”這個時候朝廷就會放假,萃萃學子也借此有玩鬧的時間。皇家開學的時間是正月初六,民間是過了正月十五這個時間。大約皇家放年假兩周,民間放年假就會是皇家的兩倍四周。
小寒節氣的由來
小寒與大寒、小暑、大暑及處暑一樣,都是表示氣溫冷暖變化的節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月初寒尚小……月半則大矣”,就是說,在黃河流域,當時大寒是比小寒冷的。又由于小寒還處于“二九”的最后幾天里,小寒過幾天后,才進入“三九”,并且冬季的小寒正好與夏季的小暑相對應,所以稱為小寒。位于小寒節氣之后的大寒,處于“四九夜眠如露宿”的“四九”也是很冷的,并且冬季的大寒恰好與夏季的大暑相對應,所以稱為大寒。
小寒的特點是天漸寒,尚未大冷。隆冬“三九”也基本上處于本節氣內,因此有“小寒勝大寒”之說。這是因為在上一個節令冬至時,地表得到太陽光、熱最少,但還有土壤深層的熱量補充,所以還不是全年最冷的時候。等到冬至過后,也是到“三九”前后,土壤深層的熱量也消耗殆盡,盡管得到太陽光、熱稍有增加,仍入不敷出,于是便出現全年的最低溫度。
小寒吃什么水果
1、蘋果
蘋果性平,營養價值豐富,哪個季節都適合吃蘋果。蘋果具有補脾氣、養胃陰、生津解渴、潤肺悅心的功效,同時蘋果中含有的磷和鐵等元素,易被腸壁吸收,有補腦養血、寧神安眠作用。蘋果的香氣是治療抑郁和壓抑感的良藥。此外,青蘋果還可促進牙齒和骨骼生長,防止牙床出血。
2、甘蔗
冬季人軟綿綿的沒有精氣神,吃甘蔗可以幫助我們提神,并且甘蔗還能下氣、補肺益胃,腸胃不好的人也適合吃哦。甘蔗可以為人體提供豐富的微量元素,比如鐵、鈣、磷、錳、鋅等,其中含鐵量相當充沛,非常適合缺鐵的人群食用。
3、冬棗
由于冬棗果實中富含各種維生素,對于高血脂、冠心病、心腦血管疾病等有著明顯的預防作用。另外,冬棗還還對氣血不足、貧血、肺虛咳嗽等病癥有著明顯的治療效果,同時冬棗含有19種人體必需的氨基酸,維生素C含量尤其豐富,可提高人體免疫力,預防感冒。此外,它還含有豐富的糖類以及環磷酸腺苷等,能減輕各種化學藥物對肝臟的損害,有效保護肝臟。
小寒節氣有哪些習俗
1、吃臘八粥
小寒節氣中有一項重要的民俗就是吃“臘八粥”。臘八粥用多種食材制作而成,這些食材大多都有補氣養血、驅寒強身、生津止渴的功效。小寒之后不久的臘八節也是要喝臘八粥的,在寒冷的冬天,喝上一碗熱氣騰騰的臘八粥,既可以滿足自己的口腹之欲,又可以驅趕寒意,是一件十分幸福的事。
2、吃黃芽菜
據《津門雜記》記載,天津地區舊時有小寒吃黃芽菜的習俗。黃芽菜是天津特產,用白菜芽制作而成。在以前冬天的時候,人們可以吃的蔬菜很少,黃芽菜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冬日蔬菜的匱乏,到了現在,即使是在冬天,人們也能吃到許多新鮮的蔬菜了。
3、體育鍛煉
俗話說,“小寒大寒,冷成冰團”。南京人在小寒季節里有一套有地域特色的體育鍛煉方式,如跳繩、踢毽子、滾鐵環,斗雞等。如果正巧碰上下雪,許多人就會到外面打雪仗,堆雪人等等,總之是十分的熱鬧。自古以來體育鍛煉就是一種增強人體質的好辦法。在寒冷的冬天,多運動可以提高自己的免疫力,減少生病的可能性。
4、探梅
小寒節氣哪些養生原則
1、起居保暖
小寒是一年中最冷的二十四節氣之一,此時在起居上一定要注意保暖。“中醫認為‘寒性凝滯,寒性收引’,天氣寒冷,則關節痛、頸椎病甚至是心腦血管疾病都容易發病。”保暖是第一要務,尤其是對肩頸部、腳部等易受涼的部位要倍加呵護。對于老人家,則在保暖的同時還要注意通風,密切防范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
2、適當鍛煉
民諺曰:“冬天動一動,少鬧一場病;冬到懶一懶,多喝藥一碗。”這說明了冬季鍛煉的重要性。在這干冷的日子里,宜多進行戶外的運動,如晨早的慢跑、跳繩、踢毽等。還要在精神上宜靜神少慮、暢達樂觀,不為瑣事勞神,心態平和,增添樂趣。在此節氣里,患心臟病和高血壓病的人往往會病情加重,患“中風”者增多。中醫認為,人體內的血液,得溫則易于流動,得寒就容易停滯,所謂“血遇寒則凝”,說的就是這個道理。所以保暖工作一定要做好,尤其是老年人。
3、飲食補腎
小寒天氣寒冷,進補應該以補腎驅寒為主。比如以“當歸生姜”為主要原料的當歸生姜羊肉湯,有溫中補血、祛寒強身的作用,非常適合慢性疲勞、亞健康狀態較為嚴重的白領一族;而有嚴重腰膝酸軟、畏寒怕冷、性功能減退癥狀的人群,則適合進補“羊腎紅參粥”,有益氣壯陽、填精補髓的作用,具體做法為:羊腎1只,紅參數克,均切成碎末,放入大米100克,熬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