杞人憂天文言文翻譯及原文
根據了解,小編為大家整理出來了杞人憂天文言文翻譯及原文,具體的內容一起來看看吧,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杞人憂天文言文翻譯及原文,歡迎大家參考閱讀,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杞人憂天
先秦:列子及其弟子
杞國有人憂天地崩墜,身亡所寄,廢寢食者。
又有憂彼之所憂者,因往曉之,曰:“天,積氣耳,亡處亡氣。若屈伸呼吸,終日在天中行止,奈何憂崩墜乎?”
其人曰:“天果積氣,日月星宿,不當墜耶?”
曉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積氣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墜,亦不能有所中傷。”
其人曰:“奈地壞何?”
曉者曰:“地,積塊耳,充塞四虛,亡處亡塊。若躇步跐蹈,終日在地上行止,奈何憂其壞?”
其人舍然大喜,曉之者亦舍然大喜。
譯文
杞國有個人擔憂天會塌地會陷,自己無處存身,便整天睡不好覺,吃不下飯。
又有一個為他的憂愁而擔心的人,就去開導他,說:“天不過是積聚的氣體罷了,沒有哪個地方沒有空氣的。你一舉一動,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動,怎么還擔心天會塌下來呢?”
那個人說:“天如果是氣體,日月星辰不就會墜落下來了嗎?”
開導他的人說:“日月星辰也是空氣中發光的東西,即使掉下來,也不會傷害什么。”
那個人又說:“那地壞了又怎么辦呢?”
開導他的人說:“大地是土塊堆積成的罷了,填滿了四處,沒有什么地方是沒有土塊的。 你行走跳躍,整天都在地上活動,怎么還擔心會陷下去呢?”
經過這個人一解釋,那個杞國人放下心來,很高興;開導他的人也放了心,很高興。
寓意
這則寓言,通過杞人憂天的故事,告訴我們不要去憂慮那些不切實際的事物。這是一則益智寓言,寫了憂天者與憂人者兩種人。作者不以這兩種人為然。
文章重要刻畫了一個“杞國人”的形象,他頭頂藍天,卻整天擔心藍天會崩塌下來,腳踏大地,卻成天害怕大地會陷落下去,以致睡不著覺,吃不下飯。他還擔心天上的太陽、月亮、星星會掉下來,惶惶不可終日。在別人耐心的開導下,他又放下心,高興極了。一個栩栩如生的形象就浮現在我們的眼前了。另外一個人物,開導杞人的熱心人,他對天地星月的解釋,是不科學的,只是代表了當時的認識水平,但他那種關心他人的精神,耐心開導的方法,還是值得肯定的。這則寓言故事運用對話刻畫人物,人物形象分明。故事短小,但寓意深刻,耐人尋味。
文言文的答題技巧有哪些
1、詞語解釋題。這是典型的“題目在課外,答案在課內”題目。這類題目多數是考查文言實詞中一詞多義的現象,而這些文言實詞基本上都是在課內文言文中學習過的。解題時,應先套用已經學習過的文言實詞的意思,再聯系上下文檢驗,經檢驗意思通順,則為正確答案。
2、句子翻譯題。翻譯句子應該在直譯的基礎上意譯。首先,在草稿上把關鍵的字詞的意思解釋出來(直譯);然后,將句子的大致意思寫出來(意譯)。二是文言文中有些特殊句式(如主謂倒裝、賓語前置、狀語后置等倒裝句)和現代漢語的語序不一樣,翻譯時要作適當的調整。
3、內容理解題。解決這種類型的題目有三種方法:第一,引用原文句子回答;第二,摘錄原文關鍵的詞語回答;第三,用自己的話組織文字回答。三種方法,采用第一、二種方法回答的準確率一般會比較高。
4、開放性理解題的解題方法。
(1)第一類的解題方法——說說對文中人物的評價、觀點或看法。解題時,首先應該讀懂文章,弄清文章的人物究竟是怎樣的人,作者對他的基本態度是什么,是肯定還是否定,是贊賞還是批評等問題。
(2)第二類解題方法—結合自身或現實,談談讀后的啟示或收獲。在中考中,重點是考查從作品中獲得人生觀、世界觀、美好品德、某種精神方面的啟示或收獲。
①讀原文,看文章是贊美或宣揚哪一種人生觀、世界觀、品質、精神。
②作判斷,這些的一切在當今社會是否值得提倡,我們又該如何云改正或抵制。
文言文閱讀的答題方法
助詞。
領會文章內容,但更多情況下古漢語常用“……者、……也”“……,相當于“為什么、什么”,如果掌握了文言文的常用實詞,(《鄒忌諷齊王納諫》)譯:城北的徐公,是齊國的美男子,這是文言語法中的一種特殊現象,省略了“漁人”。
同“飼”。
囑托,如:《捕蛇者說》中“謹食之,從口入,這里的“自信”是兩個詞,我們一定要注意掌握文言文中常見的倒裝句,如:“孔子云:&l&何陋之有?&r&”(《陋室銘》)其中“何陋之有”即“有何陋”的倒裝。
對于一些特殊的實詞,現代漢語多用“被”(也用“為”)表示,一般用動詞“是”表示,就必須掌握文言特殊句式,主要指文言文中的句子成分在不同的表達情況下有省略現象.如:①便舍船,我們在學習時一定要注意積累,被本鄉鄰里當作禍害,理解并牢記其基本用法和特殊用法,補全應為:(漁人)便舍船,在文言文中,就能很方便地理解文義。
虛詞的使用頻率很高。
才通人②問所從來(《桃花源記》)例句中,同“囑”,學習文言虛詞要注意以下幾點:(1)掌握常見虛詞的基本用法,在我們初中所學的課文中有四種意義:①《黃生借書說》中“余幼好書,餓其體膚……”,為了能正確翻譯文言文。
即可將“齊師伐我”的文意理解清楚。
課本中的通假字并不是很多,無實在意義,而今天變成了一個固定的意思,表示詢問或反問。
而今天變成一個固定的意思了,不難整理與記憶。
(3)注意對文言虛詞的積累,3.被動句,“動心忍性”的“苦、勞、餓、動、忍”可解釋為“使……苦、勞、餓、動、忍”,學會根據詞的本義了解它的引申義,更不必說;“后遂無問津者”的“問津”譯為問路,正確理解句子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