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行也》文言文原文翻譯
其實,古詩和文言文翻譯是高考必考的內容之一,所以平時學習過程中要注意積累。古詩文翻譯要以直譯為主,并保持語意通暢,而且應注意原文用詞造句和表達方式的特點。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大道之行也》文言文原文翻譯,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大道之行也》原文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jǔ)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大道之行也》原文翻譯
在大道施行的時候,天下是人們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選拔出來,(人人)講求誠信,培養和睦。因此人們不僅僅以自己的親人為親人所贍養,不僅僅撫育自己的子女,使老年人能安享晚年,使壯年人能為社會效力,使孩子健康成長,使老而無妻的人、老而無夫的人、幼而無父的人、老而無子的人、殘疾人都有人供養。男子有職務,女子有歸宿。對于財貨,人們憎惡把它扔在地上的現象,卻不一定要自己私藏;人們都愿意為公眾之事竭盡全力,而不一定為自己謀私利。因此奸邪之謀就不會發生,盜竊、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發生,(家家戶戶)都不用關大門了,這就叫做理想社會。
《大道之行也》知識點總結
通假字
〔選賢與(jǔ)能〕與,通“舉”,推舉,選舉。
〔矜(guān)、寡、孤、獨、廢疾者〕矜,通“鰥”,老而無妻的人。
古今異義
大道之行也 古義: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今義:寬闊的路
男有分,女有歸 古義:女子出嫁
今義:返回,回歸,回到本處
矜、寡、孤、獨 古義 :為兩個字。“孤”指幼而無父的人;“獨”指老而無子的人。
今義:為一個詞,單一,只有一個,指獨自一個人。
盜竊亂賊而不作:
亂古義:造反。
今義:“雜亂”,“搗亂”等含義。
賊古義:害人。
今義:小偷,竊賊。
作古義:興起。
今義:作為。
故外戶而不閉:
古義:門。
今義:窗。
是謂大同 古義:代詞“這”。
今義:常用于判斷詞,或與“非”相對。
如何讀懂高考語文文言文
先做最后一道語文選擇題(往往落足在對全文思想的把握上),對全文有一個整體的把握后再做其余三道題。帶著什么人?做了什么事?結果怎樣?為什么?等問題對文段用心地默讀兩遍。
注意文段后的注釋,很多時候有提示作用。對高考語文文段中的人名、地名、官名、物名、典章等要盡可能地排除。對理解文段起關鍵作用的詞句要聯系上下文進行推導。先認真閱讀最后一道有關內容分析的題目,把握文段主旨。同時必須用?或其他記號來提示自己。
高考語文文言實詞題答題技巧:分析字形,辨明字義。從字音相同推測通假字。用互文見義對照解釋前后詞。用成語比較推導詞義。聯系上下文,前后照應,保持一致。
實詞理解:將給出的詞義帶進原文,通順就對,不通就錯。
從沒有聽說過的實詞釋義往往是對的,干擾你罷了。
語文古今異義題答題技巧:將該詞語的今義帶進原文,通則對,不通則錯。
【文言虛詞題】答題技巧:翻譯這個文言虛詞成現代漢語進行比較,看是否翻譯成同一個詞。先理解翻譯所學課文中的虛詞,再比較文段中的虛詞。
高考語文文言文答題技巧
快速瀏覽題目
課外文言文閱讀試題有個特點:有的高考語文題目選項出示了文中某些關鍵字詞的意思,有的題目則提示了文言文的主要內容。瀏覽題目有助于同學們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大致意思。所以,高考語文接到課外文言文閱讀文段,首先應該快速瀏覽文段后的題目。
仔細分析標題
一般而言,高考語文課外文言文閱讀文段都會給出標題。教師要指導學生留意并仔細分析文段的標題。因為大部分標題本身就概括了文言文的主要內容。
例如,在一次測試中考了一個“楚人學舟”的課外文言文閱讀文段。這個主謂結構的標題概括了文段的主要內容,我們看了標題就知道文段的主要內容了。總之,仔細分析文段的標題,可使我們快速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內容。
結合注釋速讀全文
高考語文課外文言文閱讀文段,對于一些難懂的文言字詞一般都會給出注釋。這些注釋有助于同學們準確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內容。所以,教師應提醒學生千萬別忽略這些注釋,而應結合注釋速讀全文。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教師要提醒學生在閱讀全文的過程中,碰到“攔路虎”千萬別停下來苦苦思索,而應繼續閱讀。總之,速讀全文,不求完全讀懂,能明白文章的大致意思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