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節氣吃什么蔬菜
大寒是反映氣溫升降過程和程度的一個節氣。大寒比小寒更冷,是一年中最冷的季節。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大寒節氣吃什么蔬菜,希望可以提供給大家進行參考和借鑒。
大寒節氣吃什么蔬菜
1、胡蘿卜
冬季寒冷而干燥,是胃病極易復發的季節,多吃些胡蘿卜有助于養胃。胡蘿卜的養胃秘訣就在于富含大量的胡蘿卜素,能夠明目養神、滋潤腸胃。也就是中國醫學所認為:下氣補中,利脾膈,潤腸胃,安五臟。
2、南瓜
南瓜含有豐富的粗纖維、維生素A和視黃醇,對于經常加班、熬夜的電腦一族有很好的養肝護目、潤腸減脂的作用,另外南瓜里面含鉀尤多,且鉀鈉比例、鈣鎂比例非常合理,可以平衡體液鹽濃度,排水消除水腫。
3、紅椒
辣椒中的辣椒素可促進新陳代謝,幫助人體抗寒抗潮,同時還有助于降低心臟病及動脈粥樣硬化的風險。吃辣也能讓人迅速獲得滿足感,從而吃得更少。需要提醒的是,吃辣也應該有度,否則會適得其反。
4、菠菜
菠菜是很好的養生食物。它味甘、辛、性涼,入腸、胃經,具有滋陰平肝、潤腸止渴、補血止血、通血脈、助消化、利五臟的功效,既可以補肝養血,又具有改善人體新陳代謝、增強人體抵抗力的作用。
5、蓮藕
蓮藕通常都是在冬天的時候成熟,因此冬天是吃蓮藕的最好時節。冬天的蓮藕與其他季節相比,是更加的鮮嫩可口,而且營養價值也更高。中醫認為,蓮藕味甘性涼,能清熱生津,涼血止血,補益十二經脈血氣,平體內陽熱過盛、火旺,熟食蓮藕能補益脾胃、止瀉、益血、生肌。
大寒節氣的由來
大寒是二十四節氣中最后一個節氣,每年1月20日前后太陽到達黃經300°時為“大寒”。大寒,是天氣寒冷到極點的意思。《授時通考·天時》引《三禮義宗》:“大寒為中者大寒,上形于小寒,故謂之大……寒氣之逆極,故謂大寒。”
這時寒潮南下頻繁,是我國大部地區一年中的寒冷時期,風大,低溫,地面積雪不化,呈現出冰天雪地、天寒地凍的嚴寒景象。 我國古代將大寒分為三候:“一候雞乳;二候征鳥厲疾;三候水澤腹堅。”就是說到大寒節氣便可以孵小雞了;而鷹隼之類的征鳥,卻正處于捕食能力極強的狀態中,盤旋于空中到處尋找食物,以補充身體的能量抵御嚴寒;在一年的最后五天內,水域中的冰一直凍到水中央,且最結實、最厚。
大寒節氣,大氣環流比較穩定,環流調整周期大約為20天左右。此種環流調整時,常出現大范圍雨雪天氣和大風降溫。當東經80度以西為長波脊,東亞為沿海大槽,我國受西北風氣流控制及不斷補充的冷空氣影響便會出現持續低溫。
大寒節氣吃什么水果
1、橘子
冬季來了,天氣寒冷,從養生角度來說宜吃溫性補腎的水果,滿大街黃澄澄的橘子正適合。橘子的果肉富含維生素C、檸檬酸、膳食纖維及果膠,可輔助治療高脂血癥、動脈硬化及多種心血管疾病,還具有開胃理氣、止咳潤肺、解酒醒神的功效,主治嘔逆食少、口干舌燥、肺熱咳嗽、飲酒過度等病癥。
一般來說,每天吃3個橘子就能滿足一個人一天對維生素C的需要量。胃寒、冬天怕冷、貧血、月經量多的人比較適合吃橘子,特別對經常服用降壓藥的老年患者有補鉀的功效。
2、蘋果
大寒節氣是容易抑郁的時節,不妨常吃蘋果。身體在制造多巴胺和腎上腺素等快樂荷爾蒙時,維他命C是重要元素之一。缺乏維他命會令人抵抗力減低,嚴重還會導致抑郁。多吃蘋果及其他含維他命C的水果,均有助提升情緒。由于將近一半的維他命C都是分布在果皮上,因此連皮吃效果更佳。
但由于蘋果在栽種過程中可能使用了大量農藥,在食用蘋果時假如不仔細清洗,滯留在蘋果表皮的化肥農藥可能導致白血病等多種疾病,所以,假如不能保證蘋果的“天然”,吃蘋果前好洗凈、削皮。
3、橙子
橙子被稱為“療疾佳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鈣、磷、鉀、胡蘿卜素、檸檬酸、橙皮甙以及醛、醇、烯類等物質。橙子多纖維又低卡路里,含有天然糖分,是代替正餐或糖果、蛋糕、曲奇等甜品的佳選擇,嗜甜而又要減肥者可以吃橙子來滿足對甜食的欲望。
吃橙子先后1小時內不要喝牛奶,因為牛奶中的蛋白質遇到果酸會凝固,影響消化吸引。橙子味美但不要吃得過量。吃完橙子應及時刷牙漱口,免得對口腔牙齒有害。不要用橙皮泡水飲用,因為現在的橙皮上一般都含有保鮮劑,很難用水洗凈。
大寒節氣養生重點
1、保護頭頸部
“頭為諸陽之會”,人體的6條陽經均在頭面部進行交接匯聚,是整個人陽氣最旺盛的地方。
頸椎是人體的“要塞”,頸部充滿血管,有很多重要的穴位。頭頸部位接近心臟,皮膚較薄,血管較粗,均是人體散熱、消耗能量最大的地方,最先受到風寒邪氣的侵襲。
冬季出門可戴帽子、戴圍巾并穿立領裝,給頭部保暖不僅能擋住寒風,也能防止頭頸部的血管因受寒而收縮,對預防感冒、頭痛、頸椎病以及心血管疾病有一定的幫助。
另外,晚上最好不要洗頭,洗完頭也應立刻用毛巾擦干或用吹風機吹干。
2、保護腰背部
腰部為“帶脈”所行之所,特別是脊椎兩旁的后腰是腎臟所在。
腎臟是人體先天之本,喜暖怕寒,主宰著人的生長、發育和生殖,是人體重要的健康敏感區。
腰部與背部相連,后背是人體“督脈”循行之處,具有調節陽經氣血的作用。
在天氣好的時候,可經常背對太陽而曬,身體吸收到的陽氣能最快運送到全身,全身都會舒適通達。
若是天氣不好,也可在室內雙手搓腰至發熱,能促進腰背部血液循環,有強壯腰腎的功效。
3、保護腹部
中醫有云“背為陽,腹為陰”,腹部陽氣最少,易讓寒氣入侵,也就容易受涼。
一旦腹部受涼,會引起胃脘不適、腹痛腹瀉等癥狀,尤其是女性易出現痛經、手腳冰涼、月經不調等宮寒癥狀。
此外,肚臍位于腹部,對外部刺激最敏感,是萬萬不能受寒的。如果在室內衣著不多的時候,也可以多穿一件背心保暖。
還可以多按摩腹部來提高人體自身的驅寒能力,或用暖水袋外敷腹部以驅寒、固氣、通陽。
大寒節氣的習俗
1、大寒迎年
大寒節氣,時常與歲末時間相重合。因此,這樣的節氣中,除順應節氣干農活外,還要為過年奔波——趕年集、買年貨,寫春聯,準備各種祭祀供品,掃塵潔物,除舊布新,準備年貨,腌制各種臘腸、臘肉,或煎炸烹制雞鴨魚肉等各種年肴。同時祭祀祖先及各種神靈,祈求來年風調雨順。舊時大寒時節的街上還常有人們爭相購買芝麻秸的影子。
因為“芝麻開花節節高”,除夕夜,人們將芝麻秸灑在行走之外的路上,供孩童踩碎,諧音吉祥意“踩歲”,同時以“碎”、“歲”諧音寓意“歲歲平安”,討得新年好口彩。這也使得大寒驅兇迎祥的節日意味更加濃厚。
2、防風御寒
寒冬歲暮,經過一年辛勤勞動的人們,也該適當進補為來年儲備身體能量了。民間有“大寒大寒、防風御寒,早喝人參、黃芪酒,晚服杞菊地黃丸”之古訓,這一時節應適當多吃一些溫散風寒的食物,以防御風寒邪氣的侵擾,日常飲食中具有辛溫解表、發散風寒的食物有生姜、大蔥、辣椒、花椒、桂皮等。
3、大寒進補
大寒節氣也是進補的時節,對于體質弱的人來說,大寒進補仍是一項重要內容。舊時有“大寒大寒,防風御寒,早喝人參、黃芪酒,晚服杞菊地黃丸”的說法。廣東佛山民間有大寒節瓦鍋蒸煮糯米飯的習俗,糯米味甘,性溫,比普通大米含糖份高,食之具有御寒滋補功效。而富貴人家在大寒飲食上的講究更加細致。因大寒與立春相交接,所以大寒進補的食物量逐漸減少,多添加些具有升散性質的食物,以適應將來春天萬物的升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