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前后吃什么對身體好
大寒也是表征天氣寒冷程度的節氣。近代氣象觀測幾記錄雖然表明,在中國絕大部分地區,大寒不如小寒冷,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大寒前后吃什么對身體好,希望可以提供給大家進行參考和借鑒。
大寒前后吃什么對身體好
1、海帶
海帶含有的多種氨基酸和無機鹽,可以減少饑餓感,低熱量。還富含大量的膳食纖維、不飽和脂肪酸和膠質,他們組合一起能清除附著在血管壁上的膽固醇,調順腸胃。最主要的是海帶中的碘極為豐富,它是體內合成甲狀腺素的主要原料。
2、紅棗
紅棗味甘性溫,有補中益氣、養血安神的功效。而人體血液中缺鐵會怕冷,因此冬季手腳冰涼的女性可多吃紅棗,增加鐵的攝入可以提高身體耐寒能力,還能補氣血。特別適合該節氣吃。
3、橘子
橘子性溫,適合寒冷的冬季食用,具有開胃理氣、止渴潤肺的作用。橘子的果肉除富含維生素C,檸檬酸、膳食纖維及果膠,其中大多數物質均是天然抗氧化劑,對于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大有益處。
4、柚子
柚子堪稱是冬季的最佳水果。它具有健胃消食、化痰止咳的功效,經常食用,對高血壓、糖尿病等有輔助治療作用。柚子的維生素C含量高,可以預防感冒,美容肌膚。
5、冬瓜
冬瓜的膳食纖維很多,可幫助降低血糖,還能降低體內膽固醇,降血脂,防止動脈粥樣硬化。冬瓜鉀鹽含量高,鈉鹽含量低,對高血壓患者而言也是不錯的食療佳品。
大寒是什么季節的節氣
大寒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最后一個節氣,即大寒為冬季節氣,也是冬季的最后一個節氣,大寒之后將迎來春季第一個節氣,意味著新春的到來。
每年1月20日前后太陽到達黃經300°時為大寒。《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十二月中,解見前(小寒)。”《授時通考·天時》引《三禮義宗》:“大寒為中者,上形于小寒,故謂之大……寒氣之逆極,故謂大寒。”這時寒潮南下頻繁,是中國大部分地區一年中的最冷時期,風大,低溫,地面積雪不化,呈現出冰天雪地、天寒地凍的嚴寒景象。
俗話說:“花木管時令,鳥鳴報農時”。花草樹木、鳥獸飛禽均按照季節活動,因此它們規律性的行動,被看作區分時令節氣的重要標志。中國古代將大寒分為三候:“一候雞乳;二候征鳥厲疾;三候水澤腹堅。”就是說到大寒節氣便可以孵小雞了。而鷹隼之類的征鳥,卻正處于捕食能力極強的狀態中,盤旋于空中到處尋找食物,以補充身體的能量抵御嚴寒;在一年的最后五天內,水域中的冰一直凍到水中央,且最結實、最厚,孩童們可以盡情在河上溜冰(日平均氣溫連續多日出現-5℃以下天氣方可進行,這種活動一般出現在黃河以北地區)。此外,大寒出現的花信風候為“一候瑞香,二候蘭花,三候山礬(生于江南一帶)”。亦可作為判斷大寒的重要標志。
大寒的氣候特點
1、大范圍雨雪天氣和大風降溫
大寒節氣的時候,大氣環流是比較穩定餓,環流調整周期大約為20天左右。此種環流調整的時候,常出現大范圍雨雪天氣和大風降溫。當東經80度以西為長波脊,東亞為沿海大槽,我國受西北風氣流控制和不斷補充的冷空氣影響便會出現持續低溫的情況。在我國部分的地區,大寒不如小寒冷,但是,在某些年份和沿海的少數地方,全年最低氣溫仍然會出現在大寒節氣內。所以,這段時間應繼續做好農作物防寒,特別應注意保護牲畜安全過冬。
2、一年中雨水最少
大寒時節,中國南方的大部分地區平均氣溫多為6℃至8℃,比小寒高出近1℃。“小寒大寒,冷成一團”的俗語,說明大寒節氣也是一年中的寒冷時期。小寒、大寒是一年中雨水最少的時段,常年是大寒節氣,中國南方大部分地區雨量僅較前期稍微有增加,華南大部分地區為5至10毫米,西北高原山地一般只有1至5毫米。
3、寒潮頻繁
大寒這時期寒潮南下的非常頻繁,是我國大部地區一年中的相當冷的時間,鐵路、郵電、石油、海上運輸等部門要特別注意及早采取預防大風降溫、大雪等災害性天氣的措施。農業上要加強牲畜和越冬作物的防寒防凍。
大寒節氣的養生原則
一、調神
冬季易使人身心處于低落狀態。改變情緒低落的最佳方法就是活動,如慢跑、滑冰、跳舞、打球等,都是消除冬季煩悶,保養精神的良藥哦。
二、要早睡
冬季陽氣肅殺,夜間尤甚,要“早臥遲起”。早睡以養陽氣,遲起以固陰精。
三、及時通風
冬季室內空氣污染程度比室外嚴重數十倍,應注意常開門窗通風換氣,以清潔空氣,健腦提神為宜。
四、粥養人
冬季飲食忌粘硬生冷。營養專家提倡,晨起服熱粥,晚餐宜節食,以養胃氣。特別是羊肉粥、八寶粥、糯米紅棗百合粥、小米牛奶冰糖粥等最適宜。
五、多飲水
冬季雖排汗排尿減少,但大腦與身體各器官的細胞仍需水分滋養,以保證正常的新陳代謝。冬季一般每日補水不應少于2000~3000毫升哦。
大寒節氣注意事項
1、早睡晚起
“大寒”是冬季的后一個節氣,在起居方面仍要順應冬季閉藏的特性,做到早睡晚起,早睡是為了養人體的陽氣,晚起是為養陰氣。另一方面,古語有云“大寒大寒,防風御寒”,大寒時節除了注意防寒之外,還須防風,衣著要隨著氣溫變化而增減,應注意保暖。
2、避免冷輻射
在大寒節氣中,要防止冷輻射對身體的傷害。具體措施是遠離過冷的墻壁和其他物體,睡覺時至少要離開墻壁50厘米以上。如果墻壁與室內溫度相差超過5℃,墻壁常出現潮濕甚至有小水珠形成,此時可在墻壁前置放木板或泡沫塑料,以阻斷和減輕負輻射,從而保護身體免受負輻射的損害。
3、睡前洗腳
大寒時節,除了做到早睡晚起,防寒防風外,好養成睡前洗腳的好習慣。入睡前以熱水泡腳,能使血管擴張,血流加快,改善腳部的皮膚和組織營養,降低肌張力,改善睡眠質量,對于預防凍腳和防病保健都有益處,特別是那些愛在夜間看書寫作,久坐到深夜的人,在睡覺之前,更應該用熱水泡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