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四大飲食習俗
大寒養生飲食,要以溫補類、綠色類食物為主。因為“大寒”與之后的“立春”相交接,飲食上也要考慮到季節變換。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大寒四大飲食習俗,希望可以提供給大家進行參考和借鑒。
大寒四大飲食習俗
1、八寶飯
民間有大寒節氣吃糯米的說法,因為糯米能夠補養人體正氣,吃了后會周身發熱,起到御寒、養胃、滋補的作用。而糯米制作的食品,最典型的就是八寶飯。糯米蒸熟,拌以糖、豬油、桂花,倒入裝有紅棗、薏米、蓮子、桂圓肉等果料的器具內,蒸熟后再澆上糖鹵汁即成。味道甜美,是節日和待客佳品。
關于八寶飯的由來各有說法,一說是周王伐紂后的慶功美食,所謂“八寶”指的是輔佐周王的八位賢士。不過更加靠譜的解釋是八寶飯源自于江浙一帶,經由江南師傅進京做御廚才傳到北方。如今寧波、嵊州、嘉興也都保留著過年吃八寶飯的習俗。
2、年糕
吃“消寒糕”的習俗在北京由來已久?!跋狻笔悄旮獾囊环N,不但因其糯米比大米含糖量高,食用后全身感覺暖和,有溫散風寒、潤肺健脾胃的功效,而且老百姓選擇在“大寒”這天吃年糕,還有“年高”之意,帶著吉祥如意、年年平安、步步高升的好彩頭。
所以老北京的習俗中大寒這天,一家人分吃年糕,既帶著吉祥味,也能驅散身上寒意,所以稱為“消寒糕”。
3、雞湯
到了寒冬季節,南京人的日常飲食多了燉湯和羹。大寒已是農歷四九前后,傳統的一九一只雞食俗仍被不少市民家庭所推崇,南京人選擇的多為老母雞,或單燉、或添加參須、枸杞、黑木耳等合燉,寒冬里喝雞湯真是一種享受。
燉湯不宜使用高壓鍋,因為營養物質在小火慢燉的過程中才能慢慢釋放出來。使用高壓鍋盡管可以縮短煮熟肉的時間,卻達不到煲湯的效果。因此,熬制雞湯時應該選用砂鍋,先開大火燒煮10分鐘,后調小火慢燉。此外,在熬湯時,盡量不要揭鍋蓋,不然容易“跑氣”影響雞湯的滋味。
4、糯米飯
古語有云:“小寒大寒無風自寒”。小寒、大寒早上吃糯米飯驅寒是傳統習俗。民間認為糯米比大米含糖量高,食用后全身感覺暖和,利于驅寒。中醫理論認為糯米有補中益氣之功效,在寒冷的季節吃糯米飯最適宜。加之糯米飯寓意溫暖,從年頭到年尾“暖笠笠”,更是有吉祥之意。
糯米味甘,性溫,具有御寒滋補的功效,人們可以蒸煮糯米飯,也可以用糯米、大米、赤小豆、薏米、蓮子、枸杞子、桂圓肉、大棗等一起用旺火蒸熟,然后加點白糖,適用于身體虛弱、倦怠乏力等氣血兩虛的人群。
大寒的由來
大寒是二十四節氣中最后一個節氣,每年1月20日前后太陽到達黃經300°時為“大寒”。大寒,是天氣寒冷到極點的意思?!妒跁r通考·天時》引《三禮義宗》:“大寒為中者大寒,上形于小寒,故謂之大……寒氣之逆極,故謂大寒。”
這時寒潮南下頻繁,是我國大部地區一年中的寒冷時期,風大,低溫,地面積雪不化,呈現出冰天雪地、天寒地凍的嚴寒景象。我國古代將大寒分為三候:“一候雞乳;二候征鳥厲疾;三候水澤腹堅?!本褪钦f到大寒節氣便可以孵小雞了;而鷹隼之類的征鳥,卻正處于捕食能力極強的狀態中,盤旋于空中到處尋找食物,以補充身體的能量抵御嚴寒;在一年的最后五天內,水域中的冰一直凍到水中央,且最結實、最厚。
大寒節氣,大氣環流比較穩定,環流調整周期大約為20天左右。此種環流調整時,常出現大范圍雨雪天氣和大風降溫。當東經80度以西為長波脊,東亞為沿海大槽,我國受西北風氣流控制及不斷補充的冷空氣影響便會出現持續低溫。
大寒要注意什么
1.早早睡覺
在生活起居上,人們在大寒這個節氣,應注意早睡晚起,保證好充足的睡眠時間,達到養精蓄銳藏陽氣的效果。
2.慢節奏的生活
冬藏時節,萬物蟄伏,人的身體也應該順應自然界的規律,在這個時候可以放慢自己的生活節奏。鍛煉上也要有節制,做一些舒緩的運動,就可以達到舒展筋骨的目的。
3.吃一些溫熱的食物
中醫里有“寒者溫之”的說法,在冬天應該進食一些溫補的食物,就好比說羊肉牛肉等提高人體耐寒能力,也要進食蘿卜等食物防止脾胃消化不良。在我國傳統的養生知識里,冬季以養腎為主,多吃黑芝麻、黑豆等黑色食物,這樣比較養胃。
4.平心靜氣
寒冷的天氣經常會導致人心情低落和沮喪,在大寒這一寒冷節氣里,應該要積極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多和朋友交流,多曬太陽,節制喜怒。
大寒如何養生
注意暖腳
大寒的時候天氣冷,有一句話叫做寒從腳底生,所以說做好腳部的保暖是很重要的。當我們的腳不冷了,心臟的功能會比較好,人也會比較有活力。建議大家要在出門的時候穿上加絨的厚棉鞋,不要穿一些單薄的鞋子,襪子也要選擇保暖的。
在晚上回家了之后,可以泡腳,每天幾分鐘的時間,就能達到良好的保健效果。泡腳時的水溫應該控制在40到50度之間,不能太高,避免燙傷。泡腳之后及時的把腳給擦干,涂抹上一些護膚霜,然后穿上襪子,這樣就不會感覺到冷了。
適宜的運動
大寒的時候不要以為應該一直窩著不動,這樣看似能保存體力,但是實際上是不利于健康的。我們應該適當的運動,做一些低強度的項目,比如說快走和健美操、瑜伽。在家里鍛煉即可,天氣好的時候可以在10點或者下午3點到戶外鍛煉。
減少進補
減少進補,為什么呢?小寒時節是需要進補,但大寒時節卻不推薦進補了。而且這個時間段,一定要記得,適量開始減少你的進補量。這是因為春天將至,萬物復蘇,有待人體陽氣的生發。適宜吃些生姜、大蔥、辣椒等食物,以防御風寒邪氣的侵擾;飲食不宜過咸,切忌寒冷食品。
營養科專家表示,大寒進補宜“封藏”,但進補到這時需收尾,偶爾吃些狗肉、羊肉無妨,為了逐漸適應春季升發的季節特點,可適當吃些白菜、油菜、胡蘿卜、菜花等蔬菜,此外,還需多飲水。
大寒時節,護心暖腳,注意飲食,適宜的運動,調節情志,那么我們就可以很快渡過寒冷的冬天了,身體棒棒的,來年也不易生病哦。
大寒節氣的禁忌
1、天氣禁忌
到了大寒節氣,民間比較忌諱天晴不下雪,并且有一句諺語是“大寒三白定豐年”,這個意思就是大寒下雪有瑞雪兆豐年的意思,從自然科學的角度這句話也是比較有道理的,冬日的大學可以將蝗蟲殺滅,那么來年就不會鬧蟲災,冬雪可以為農作物提供水分。
2、大寒節氣習俗
要知道大寒節氣與歲末時間相重合,所以到了大寒的時候,人們此時不但要順應節氣忙農作,還要為過年做準備,人們在這個時候都在趕年集,辦年貨,貼春聯,家里面也在掃塵潔物,除舊布新,并且也開始準備各種祭祀供品,腌制臘肉,臘腸,烹炸雞鴨魚肉等。
3、飲食講究
大寒和立春是相互交接的,順應季節的變化,所以人們在大寒的時候,進補的食量要逐漸減少,此時人們應該要多吃升散性質的食物,順應萬物升發之勢。飲食方面人們要注意養血補氣,濡養臟腑,要知道這是冬季結束的一個節氣,由脾為主,養生需要注意養脾。
4、大寒節氣要防病
大寒時節,需要預防的就是心腦血管疾病,肺氣腫,慢性支氣管炎,有心腦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統疾病的黃河,在寒冷天氣應該盡量避免在早晨和傍晚出門,以防晝夜溫差大,引起疾病發作。外出之時要穿外套,戴上口罩,帽子和圍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