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種時節被遺忘的美食與習俗
我國農耕文化歷史悠久,每個節氣都有與之對應的習俗和美食,而且各地也不盡相同,各有特色。下面是小編精心推薦的芒種時節被遺忘的美食與習俗,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芒種時節被遺忘的美食與習俗
食青梅
芒種時節剛好是南方梅子成熟的季節,因天氣炎熱,人們往往會食欲不振,剛好梅子具有生津止渴、增進食欲的作用,所以這個時候食用青梅再好不過了。據說芒種食青梅這個傳統習俗從明朝就有了
莙荙菜
莙荙菜是夏季的一種時令菜,據說芒種時節吃此菜不會生痱子,皮膚會像莙荙菜一樣光滑
千層糕
千層糕是浙江省武義縣流行的一種美食,每到芒種季節當地人就會制作千層糕,千層糕以米粉為主要原料,配以蔬菜汁或紅糖水攪拌成面團,分層加料,上鍋蒸熟,制成顏色鮮艷的天然綠色美食,因其食用方便,制作簡單,從芒種開始便成了當地人田間地頭享用的美食。
芒種節氣的習俗
送花神民俗
農歷二月二花朝節上迎花神。芒種已近五月間,百花開始凋殘、零落,民間多在芒種日舉行祭祀花神儀式,餞送花神歸位,同時表達對花神的感激之情,盼望來年再次相會。此俗今已不存,但著名小說家曹雪芹的《紅樓夢》提及。
安苗習俗
芒種打泥巴仗習俗安苗系皖南的農事習俗活動,始于明初。每到芒種時節,種完水稻,為祈求秋天有個好收成,各地都要舉行安苗祭祀活動。家家戶戶用新麥面蒸發包,把面捏成五谷六畜、瓜果蔬菜等形狀,然后用蔬菜汁染上顏色,作為祭祀供品,祈求五谷豐登、村民平安。
打泥巴仗
貴州東南部一帶的侗族青年男女,每年芒種前后都要舉辦打泥巴仗節。當天,新婚夫婦由要好的男女青年陪同,集體插秧,邊插秧邊打鬧,互扔泥巴。活動結束,檢查戰果,身上泥巴最多的,就是最受歡迎的人。
煮梅民俗
在南方,每年五、六月是梅子成熟的季節,三國時有“青梅煮酒論英雄”的典故。青梅含有多種天然優質有機酸和豐富的礦物質,具有凈血、整腸、降血脂、消除疲勞、美容、調節酸堿平衡,增強人體免疫力等獨特營養保健功能。但是,新鮮梅子大多味道酸澀,難以直接入口,需加工后方可食用,這種加工過程便是煮梅。
芒種適合吃什么
黃瓜
黃瓜里面含有非常豐富的鉀元素,水分含量又非常高,能夠補充身體所需要的水分以及無機鹽,把黃瓜和蒜泥搭配在一起吃,可以讓食欲增強,還可以達到殺菌作用,清炒黃瓜,涼拌黃瓜都很好。
吃木耳
木耳可以達到補腦潤肺,涼血作用,夏天適當的吃一些木耳能夠起到排出毒素以及增加食欲效果,把銀耳和木耳搭配在一起,再加入水冰糖蒸好,就可以起到補腎健腦作用。
綠豆粥
綠豆利水消暑以及去水腫的作用不錯,和黑豆大米搭配在一起做成雜豆粥,能夠起到很好的補充b族維生素以及微量元素作用。
芒種不宜吃什么
生冷食物
夏季要少吃生冷食物,少喝冷飲,特別是冰。老人脾胃消化吸收能力已逐漸衰退,小兒、兒童消化機能尚未充盈,在夏季又要受到暑熱濕邪的侵侮,影響了脾胃消化吸收功能,如吃生冷食物、飲冷飲,就會損害脾胃。生冷食物是寒性食物,寒與濕互結,就會使脾圍胃耗,導致泄瀉、腹痛之癥發生。
空腹飲茶
過多飲茶,尤其是空腹飲茶極易導致茶水消耗人體的陽氣,如果再是喜歡食咸之人,咸味引茶入腎,消爍下焦腎陽,使人容易患上手足疼痛,及下元虛冷的腹瀉等病癥。因此,芒種節氣飲茶,應是在餐后飲兩到三杯為宜,有饑餓感則立刻停飲。
少吃肉
芒種飲食注意事項首先應少吃肉食,老年人膳食中肉類脂肪過多,會引起營養平衡失調和新陳代謝紊亂,易患高膽固醇血癥和高脂血癥,不利于心腦血管病的防治。
少吃甜食
甜食一般火氣大,含糖分高,產生的熱量高,若過多食用,就會化熱生火,使體內糖分過多,影響脾胃的消化吸收,宜引起消化不良,產生食欲減退,胃脘脹滿,口膩無味,噯氣吞酸等現象。